美文网首页
竹联荟萃‖天师洞斋堂竹联

竹联荟萃‖天师洞斋堂竹联

作者: 晓读陈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8-26 07:59 被阅读0次

继续《分类名联鉴赏辞典》“名胜类”的竹联。

青城山天师洞斋堂

郑燮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此为作者旅游四川时所作。斋堂即道士饭厅。上联说,寺后翠竹万竿,扫来的竹叶,足以烹茶。青城茶素有名,山泉亦是佳水,惟烹煮之法,陆羽《茶经》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此处就地取材,以竹叶充之,可见其简朴。下联说,山前松荫覆地,把松根劈碎,便能煮菜。菜根无味,但古人云:“性定菜根香。”《朱子全书·学四》谓:“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可不戒矣。”全联描绘了山中道士简朴生活的风貌,也点明修行人必须经过清苦的历练。上联迭用“叶”字,下联叠用“根”字,以“叶”对“根”,十分工稳。(蒋竹荪)

青城山

雍正二年,郑板桥三十二岁。他曾踏遍千山万水前去四川青城山一游。四川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也是道茶文化的发祥地。青城山道院拥有大片茶园,道人们自种、自采、自炒的道茶素有仙茗之称。

郑板桥沿蜀道来到青城山的天师洞,道院汲来麻姑泉水烹煮道茶款待郑板桥。板桥看到道院煎茶所用的柴火特别讲究,那些被劈碎的松根只用来烧菜煮饭,煎茶必须用扫来的竹枝竹叶。询问之,才知是为了竹助茶香,此为青城山道茶的烹茶诀窍。

板桥辞别道院的前夕,特为道院留下上述咏赞青城山道茶的茶联一副。此联文字虽直白,却道明了青城山烹道茶的玄妙之处。

天师洞

青城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看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便在此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青城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198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主编:苏渊雷,开本:32开,定价:49.00元,版次:2004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相关文章

  • 对对联:(听佛音)

    出联:水洗别物难洗水 对联:竹嘲箭弓易嘲竹。

  • 竹心成联

    盛世家园 神州处处风光好, 故里年年喜事多。 写于六一 和乐童心人不老, 王安旧梦月多情。 书生一 笺中渐起烟霞色...

  • 趣联        咏         竹

    春风化雨、甘露滴滴、滋润万物细无声。 林海听涛、翠竹节节、欲与天公试比高。

  • #谐趣联#

    《谐趣联》 谐辞妙句长流远,趣意名联久不衰。 菊竹无华因我赏,梅兰有韵与君开。

  • 归阳诗联成立有感

    诗联翰墨吐芬芳, 协会促成诸子忙。 竹笔峥嵘歌盛世,...

  • 《竹联帮大纪实》

    山人 作品 还原真实的竹联枭雄,台湾帮派组织的发家史 本文于 戊戌年 五月初 午 修改 经笔者查证民间资料及官方考...

  • 竹影松声联

    作品名称:竹影松声联 作品规格:230cm*80cm(画芯部分) 作品材料:高档棉宣+洒金宣 创作年代:2017年...

  • 竹影松声联

    作品名称:竹影松声联 作品规格:180cm*49cm(画芯部分) 作品材料:高档仿古粉彩纸 创作年代:2017年5...

  • 双联《竹影松涛》

    竹影摇风,一段流金岁月, 松涛汹湧,十年伴玉人生。 梨雪纷呈,百里云银馈赠, 杏红入镜,千山美景相迎。

  • 心画:千竿竹 一品红

    揽月书联:楼前秀挺千竿竹,堂上花开一品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联荟萃‖天师洞斋堂竹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rw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