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这首七言绝句《鸟》究竟写于何时,我们仍然不可考。不过,我们回顾白居易的一生。也可以猜一猜大致写作时间。
全诗写作用得非常平民化的词句,不掉书袋也不用难典故。我们猜测为他提出新乐府运动以后的作品。
新乐府运动大致在806到820年,所以这首诗我们可以猜测是大白同志在34岁到50岁时的作品。
大白从小就提倡平等思想,尽管老妈歧视穷人出生的初恋湘灵,但是白居易对初恋的感情一直未变。
这首诗直接从所有动物平等的角度,来描写一只鸟儿,可谓用心良苦又令人耳目一新,天天听人讲要男女平等贫富平等和阶级平等,听多了也会腻烦。
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以及对生命的热爱珍重跃然纸上,让读者一读就懂,过目不忘。最后一句,更是用每一个孩子都在盼望母亲的回家,来劝诫世人爱惜每个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同自然的和谐相处,感受每只生灵的苦痛喜悦,一下子让我想到一部科幻电影《阿凡达》,导演所设计的这样一个阿凡达星球,就是里面每一个阿凡达人类都会悲悯花草树木和虫鱼走兽,自然与动物和谐共生。
白诗这最后一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正是可以诠释阿凡达星球动物与人类的相处模式。
此外,我想说一下诗词的押韵问题,本诗在唐韵中必然是押韵的,不像如今的普通话,“微、皮、归”四字中,“微、归”并不和另外那个字押韵。
然而,我们仔细了解全国方言就可以到,客家方言、粤语方言、赣语方言等等都是读来朗朗上口的。有时候,我们想继承传统,然后,把各地方言好好保存下来,就是一种最大的继承传统文化,用方言去理解阅读古文,这又是一种全新的感悟和享受。
最后,我们说回白居易,在第二次游览京城时,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结识了大诗人元稹,元稹也和白居易不谋而合提倡新乐府运动。
元稹就是那个抛弃表妹的渣男哥,他以自己和表妹为故事原型创作了唐传奇故事,这可谓是元稹为大唐老百姓奉上的唐代平民版本“故事会”,极大地普及了文化知识。
白居易也是立志让八十岁的老人和几岁的小孩子,都能读懂诗歌散文故事的一个伟大文学家。从这一点看,兴许就是他的那场失恋故事,也间接导致白居易要发动一场以新乐府为主题的古文运动,这首诗自然是践行他的这个思想的主要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