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人类学简论(袁同凯)2013

教育人类学简论(袁同凯)2013

作者: romantic_acec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3:38 被阅读40次

    一、人类学与教育

    1. 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主要探讨人类机体的进化及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过程;语言人类学关注语言的起源、形成和变化过程,强调语言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描述、分析和阐释社会和文化的相同性与差异性。文化人类学包括基于田野工作的民族志和基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民族学。民族志(Ethnography)是对一个特殊族体、社会或文化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一种全方位的“民族画面”。P1

    2.在现今社会,社会——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消除各民族间的偏见与歧视。其次,从弱势族群的立场出发,”向世人说明他们的“文化、状况与心理趋向”,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地方性”知识,从而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目的,“以免文明人城市人错解了他们的心意,而把自己之所爱硬安到别人的身上,而且自以为是‘人道主义’”。最后,通过对异民族的社会与文化研究来反观我们自己的社会和文化、认识我们自身。P4

    3.美国教育人类学先驱George D.Spindler认为,人类学能为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就是通过分析社会——文化情境中教育过程的不同方面,像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性知识。P11

    4.S.Kimball指出,我们需要把教育放在社区的脉络中来理解,教育的发生,教育的功能和目标,都会与社会系统、教育机构的文化行为相关。遇到教育问题时,人类学者不会局限于某些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而回从比较宽广的、全面的社会文化脉络来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

    社会阶级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比如学生辍学和许多方面有关,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价值意识、师生认知差异、成就动机、教育期待等。在面对一个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的社会时,必须要思考教育问题产生的背后所牵涉的各种复杂局面。

    族群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如女生被要求上完体育课后进行淋浴,会被视为违反了墨西哥人禁止暴露的规范。P12

    5.1943年,R.Benedict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出,每一个社会都有其代表性的人格结构模式,即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的形成受人类心智活动,包括思考、逻辑推理、知觉及对外在世界的人与物感知与分类的影响。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格,强调的不是个体的人格,而是群体的共同人格。人类学者认为人的成长是通过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学习和活动来完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有很大的影响。P15

    6.英国人类学大师B.Malinowski非常重视个人心理需求方面的研究,他认为文化特质的结合是一种理性的历程,各项文化特质之间有必然的关系存在。每一个现存的文化,都有其效力和功能,而且彼此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就像个生物有机体,若不知道某文化的整体关系,则将无法了解文化内部的个别含义。p16

    二、教育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

    1.教育人类学是介于人类学和教育学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是一门把人类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从宏观和微观、现实和观念等方面来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以揭示教育与人、教育与文化、社会文化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应用性边缘学科P19

    2.人类学者和一般教育学者的不同在于,教育人类学者认为教育是文化传递的过程,包括指导学习组织模式,这是一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教育过程;而教育者则认为教育是以学校课程为主,包括学生该学些什么,如何学,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提高学业成绩等问题。他们往往把教学视为一种独立的活动,学校生活是为教学而教学,与日常生活关联性不大;而教育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境遇(context),认为应该把教育放在社区的境遇中来理解,教育的发生、教育的功能和目标,都与社会系统、教育机构的文化行为相关。P20

    3.F.Boas通过对美国在校学生的人类学、统计学研究证实了他关于人类有机体不完全由遗传基因因素决定的论点。他认为环境因素在形成个体人格中 占有主要地位,故他很注重文化背景的研究。P26

    4.滕星教授认为田野工作、撰写民族志和进行理论构建是人类学研究的三大法宝,中国教育人类学除了在理论上进行构建和探讨之外,在实践上必须开展扎实有效的田野工作和进行规范的具有本土经验的民族志写作,这也是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P43

    5.斯宾得勒指出,在外来干预未出现之前,每个文化本身的教育功能是维持其文化系统,而当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在这个变迁的世界中,通过传授主流社会的文化价值来改变其他文化价值。但问题是,那些被改变的文化常常是该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文化,也就是说,文化改变往往是以同化的形态发生,弱势族群的原有文化被主流文化所取代,从而造成弱势族群的恐慌。P53

    6.斯宾得勒认为人有两种自我,即持续的自我和情境的自我。持续的自我是个人过去的经验、意义及社会认同连贯的自我,情境的自我是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适应的自我。要发展为完整的人,儿童需要使他们的深层问题、他们的持续自我和他们在现代社会所扮演的情境自我达成协调。P55

    7.G.Spindler对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以主流文化为重点的学校,需要注重结合非主流群体的传统文化,把他们的传统文化价值纳入现代主流教育体系之中,才能避免产生跨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才能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的文化传统,从而避免主流文化霸权的滋生和蔓延。P58

    三、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

    1.均衡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功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各部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并服务于作为整体的社会体系,维持更大的系统地运转。认为教育是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P61

    2.冲突论:认为变迁与冲突是社会关系和制度的永恒主题,各族群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充满了矛盾和制度化的冲突。教育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特权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结构的一部分,是统治阶级用于控制人民大众的操作性工具,是不平等社会奴化人性的过程,因此,教育不可能促进社会平等与发展。P66

    3.解释论:理解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首先分析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不同同龄群体间的互动关系,通过解释这些群体间的互动模式的意义来理解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p68

    4.生态论:这个模式的基本概念是适应,即人们与其所处环境之关系或调适方式。P69

    5.批评论:认为上层阶层对下层贫民的统治不仅限于经济,还表现于性别、种族、族群甚至年龄级别。P71

    6.文化复制论:以复杂的机制去分配和有效地复制文化资本,使主导群体能够维持其政治和经济优势地位。P72

    7.文化生产论:人们通过文化方式的生产,可以在学校那种被结构限制的地方,形成主体性并发展能动力。P74

    8.后现代派:主张多元叙述,认为应给予从属群体和边缘群体表述他们自己生活和历史的机会。P75

    9.哲学教育人类学家Langeveld说,“没有人的教育,人在幼年时,便无法成其为人。因此,人的本质是需要教育的,教育成为人最基本的所能认知的现象”。P81

    四、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

    1.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这些差距往往难以发现,但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如文化、基础教育、入学率、教师素质、双语教学、继续深造的机会,等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实践之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育的非连续性。在任何一个多民族的社会里,尽管辍学率与经济发展有关,但辍学率也反映了少数民族对国家学校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抵抗。P121—122

    2.教育向精英化和市场化的转变以及影响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制度因素导致了地区之间和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之间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平等,直接影响着农村和贫困地区以及城市中弱势群体尤其是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学业成绩,进而影响着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向上流动的社会。P122

    五、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1.人类学的整体观,即把每一个文化现象都置于其意义情境和它与文化其他部分的联系之中进行观察的特点,为我们理解教育过程提供了基本的视角。P124

    2.教育民族志:民族志是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收集资料的一种过程,即做田野和记录田野笔记,同时民族志也是一种文本,即对所研究对象尤其是异文化的详细描述。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民族志(ethnography)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学家进入田野地点收集资料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调查技术与方法;二是指人类学家离开田野返回自己的家乡,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出结论或做出解释,最后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的文本。P125

    3.民族志方法最常用的是观察、参与观察、深度访谈、谱系法以及个人生活史等。教育民族志(educational ethnography)就是运用民族志的调查技术与方法研究文化传播尤其学校教育及其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或者一种文本叙述形式。微观民族志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学校这一特殊的教育机构;宏观民族志则将学校置于其所属的社会文化整体情境中进行研究。P126

    八、文化与非连续性

    1.根据S.Hook等人的观点,学校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调节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其所在社会的诸如失业、犯罪以及城市复兴等“真实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作为课堂作业而是作为严重影响其生活环境的问题来学习。为此,社会科学应该成为学校课程的核心。其次,如果学生有效地学习和了解这些问题,教师必须有时间和机会带领他或她的学生深入社会,以便学生能亲自调查问题,与工人、警察、城市规划者以及社会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还必须能够通过多学科的视角和博学的知识来阐释这些社会问题。最后,如果儿童能够全面参与到成人社会中,他们就必须通过享受整个学校生活来学习如何参与成人社会。P281

    2.在任何历史阶段,一个族群的学校教育的发展状况,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与文化尤其是政治环境密不可分。P238

    3.在研究地方社会的实际过程中,民族志研究者不能忽视地方精英的权力,更不能忽视这些权力的分布对知识分布的影响作用。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对资源的控制权和某个部门在整个机构中的重要性,是由分工而来的,因为分工使得一些职位或群体对一些重要的职位拥有较之其他职位和群体更多的控制权,对一些资源拥有更多的支配权。所以说,权力来自对资源的控制,来自一个人同其他握有权力的人之间的关系,也来自一个人由于他的职位而获得的正式权限。P241

    4.跨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表明,不同族群对政治资源的占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发展。P242

    十一、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

    1.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社区环境对儿童的学业成就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弱势族群来说,情况尤为如此。一般而言,所谓家庭与社区环境,往往是指家庭与社区为受教育者所创造的学习环境以及所提供的学习条件。P254

    2.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家长的价值取向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为对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P264

    3.教育是使生物性的人发展成为社会性的人的主要途径,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在文化传统的传递、选择、发现、创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教育又常常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这些积淀于人们意识深层结构中的“历史记忆”和群体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隐形制约作用,对人们的处世态度、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态度与期望或价值取向产生重大影响。P27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人类学简论(袁同凯)20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tz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