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米歇尔在她的自传《成为》中讲述了一段关于衣服的故事,
她称之为“礼服的奇迹”。
使我想到了很多自己和衣服之间的故事。
我小时候穿的衣服,有些可谓还算出众,
很多衣服上都有妈妈绣的花,
春节妈妈给我买很漂亮的呢子衣,
请别人从北京捎回来在老家买不到的毛线帽子。
初中开始寄宿,妈妈特意给我买了很漂亮的皮夹克,
觉得这样我就可以少洗衣服,擦一擦就可以。
手头从没缺过钱,也总是有能力买喜欢的衣服,
但我从没有感觉穿在自己身上的衣服是美的、我是美的。
总觉得自己长得很村,甚至有些丑。
上世纪90年代《射雕英雄传》电视剧特别火,
班里两个喜欢搞恶作剧的男同学甚至给我起了“梅超风”的外号,
心里更加觉得自己丑。
关于“为什么我不爱美,也不觉得自己是美的”这个问题,
从《走出剧情》这本书,
我知道了根源在于从小原生家庭给我植入的剧情:
你出生时,特别壮实,
小脸儿黑红,
爸爸的一个哥们儿来看到你,
说,
嘿,长大了是个好庄稼主儿。
我在家里排行老大,
妈妈一直夸我的是
能干的,能帮家里干活的。
而从来没有漂亮的、美丽的......
小时候,奶奶给我讲过,
她觉得自己长得又矮又丑,
从来不到大门口去看戏。
奶奶在娘家排行老大,
一直也是能干的,会节省的,
而实际上她长得并不丑,
家里也很富裕,
她从不缺衣服穿。
奶奶确实有些矮,我也有些矮。
所以,可能我的潜意识里也传承了奶奶的矮又丑。
头脑里的剧情很强大,就如我们信仰的价值观。
这些剧情从小一点一点植入,一直伴着我们成长。
不改写剧情,不重塑价值观,便一直束缚在同一个圈子里。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我会经常发自内心的赞美女儿:
乖乖,你看你长得多美呀,
你穿这件衣服真漂亮,
你怎么这么可爱呀,
小手真巧,你多能干呀。
带4岁多的她去买衣服,
只要是她看上的,
适合她穿的,
我都会遵从她的意思。
这可能和有些教育理念不同,
但我知道,
没有这些赞美,
对一个女孩子的成长,
真的意味着缺失了一些什么。
原材料补充:
米歇尔·奥巴马的传记《成为》有一小段关于礼服的故事,
米歇尔称之为“礼服奇迹”。
奥巴马的总统就职仪式活动结束后,
晚上还有庆祝舞会等着米歇尔和奥巴马。
在米歇尔以为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向别人展示的时候,
一款她真心喜爱的礼服,
使她再次感觉到自己的温柔、美丽,同时又开朗、自信。
这款礼服由华人设计师吴季刚设计,
象牙色单肩雪纺绸礼服,布满精致的欧根纱小花朵,小花朵中心都镶嵌了非常小的水晶。
礼服使米歇尔觉得原来朦胧的蜕变以及前景,变得鲜活起来。
感觉自己变成了充满吸引力的舞厅公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