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读到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时,会随着发生的事件而想知道主人公最后的结局,不知不觉一本小说读完,意犹未尽。
读了许荣哲《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才知道作者运用技巧你你今地抓住了读者的心,似一把钩子让读者读下去,这就是此书作者所说的,折磨读者的秘密。
本书是一本关于写小说非常实用的工具书。本书的第一节就介绍了小说的三要素:面貌、场景、对话。
所谓的面貌也就是外貌描写,自小学写作文开始,老师就要求描写人的外貌,比如:红红的嘴唇,大大的眼睛……
而在本书中作者提到的外貌描写不止是纯外貌描写,也包括性格描写。
这点就很新奇,都说“相由心生”,通过外貌描写可以知道这个的身份,比如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一个满脸络腮胡,圆头圆眼,声音大的形象就立在眼前。
可是通过性格就能把一个人的面貌描述清楚,我是第一次听说,却不是第一次遇到过。看了本书,发觉我在最近阅读的《丰乳肥臀》里一个人物没有一点外貌描写,就把一个严格遵守纪律,冷血无情的人刻画的入目三分。
这个人就是麻邦。麻邦的外貌只有“他是个残疾的退伍军人,生着一头如银丝的白发,面孔红润,气色很好”。这样的一个笼统的外貌描写,根本一点特点也没有。
后面经过他做的几件事反映出他的性格特点。一个妇女想通过性贿赂夹带些粮食,麻邦睡了她,却依旧将她身上搜出来的粮食,并打了这个女人。在他眼里“公是公,私是私,我不敢徇私枉法”。
这件事可以看出麻邦冷酷,无情的性格特点,同时结合他外表的面色红润,说明他自己可以偷拿粮食却对女工分外严苛。
这样的内心景观比起单纯的外貌描写给人物的形象更立体。看到这个人就觉得非常讨厌这个小人。
第二个基本元素就是场景描写。写小说时,我们写饭店,往往会写一个五星级饭店,一笔带过。而五星级饭店也有很多种,比如一种乡间别墅型的,这小木屋的顶端盖着麦秆,有一个烟囱,一扇窗子好象一只锐利的眼睛似地望着溪谷,冬天晚上,窗子里面点了灯,远处都可以在朦胧的寒气中望见它,它向许多过路的农人闪烁,犹如一颗指路星。这小屋的门框上面钉着一块浅蓝色的板,这小屋是一家名叫安乐居的酒店。
城市里的大酒店就不一样了,推开沉重华丽的玻璃门,那耀眼明晃晃的光映的人眼都睁不开,细看,喷金的墙壁、大红的地毯,以及花色繁琐的欧式沙发甚是抢眼,还有那折射着耀眼的巨大水晶灯同样显得华贵。
场景的不同,映衬出故事背景的不同。
第三个就是对话。对话除了表面意思,还有内里的意思。比如,本书中《白象群山》为例:男主角希望女主角对堕胎,有这样一段对话。
女主角望着远方,绵绵的白色群山,若有似无的说:“那些山看起来像一群白象”。
男:我从来没见过什么白象。
女:你是不会看到的。
男:我也许看到过,你有什么证据说我不曾看到过。
这段对话隐藏着女人不被男人理解的心情,有对男人的埋怨。也把女人的细腻,以及男人的直白,孩子气写了出来。
我们在看小说时,除了感叹作者无限可能的脑细胞,也希望写出好小说。那么就模仿好的作者,模仿什么呢?模仿故事的核心,也就是故事里的“矛盾”和“两难”。
看看好的作家是怎样让主人公的矛盾一步步激烈的,看看一个心软的主人公是怎样执行一项杀人任务的。
同一件事从不同人嘴里说出来,就成了另一个故事。写故事也是,同样一件事,叙事者的选择,决定了故事的走向。
“优秀的小说家都有化劣视为优势的是能力,他知道如何从最不利的叙事者中找到最有利的观点”。
我们在写故事中往往把遇到阻碍最多,感情最纠葛的人来做主人公。那么如果把这个当主人公,就要从她的视角出发,找到有利的观点。
本书通过37个主题拆解了37篇小说范例,我所写下的是对我感触较深的几个主题。对于写故事小白来说,写作的花样有很多,但是要把基础打好,37个主题写作技巧,能够掌握几个浅显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去运用到,那么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而一本好书,也不是读一遍就懂的。这本书非常值得多读几遍,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读,受益匪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