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看《北京书店印象》,提醒着自己回去之前再去逛逛万圣、豆瓣。毕竟回去之后,再来淘书的机会就不多了。
幸运的是,每次逛书店都有不错的收获,比如这次就淘到了《治村》、《重点所在》、《过于喧嚣的孤独》。
偶尔会有不安、烦躁之时,轨迹的大起大落,际遇的波澜不平,都会时不时翻个个,让你不得安宁。
我燥了有段时间了,其间也看了好几本书。
比如《围城》,可能心境有碍,虽然钱老浑然天成的语感、完美的用词用句,以及那个令知识分子仰慕的时代背景都令人向往,可惜我终究还年轻,看不得人性如此细微的劣根。像个不成熟的女人,情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认可并尊崇其文学价值,却不喜欢其间的任何一个人物。真是人不能细看,君子也须远庖厨。
而《胡麻的天空》,就令人舒适平静的多。
虽然文学价值不同,感受却是因人而宜的,我并不赞同越深刻越痛苦的作品一定价值越高,人有不同的需求,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自然是其存在的价值的。
而《做衣服》,则让我懂的,人生就是哲学。无论做什么,都是与人本身相互缠绕结合的,最终的结果都是这个人本身的一套哲学。极致的投入做衣服,也是山本耀司的人生哲学。
《北京书店印象》里有读者提到小时候的读书经历,决定了你后来对书的感觉,对人文、艺术、书/书店的感受。
让我不得不想起自己的一些读书经历。由于后来爱上了与书有关的一切,书,成了一种牵挂。
我一直说自己是从毕业后才开始看书的,那个时候才是为了取悦自己开始有意无意的培养自己的习惯,并从中找到巨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的。其实小时候的读书经历也成为后来很多事情的因。
未上学之前是看一些爸爸回收的一些画册,那些画册里面有着诸多神仙妖怪的故事,还有美丽的插图。还有一本类似自然风光的国外原版画册,印象最深的是复活岛,当然这是后来知道的。
小学时候的课外书,除了学校发的,还有一些《读者》《故事会》之类的,那时候字还认不全,却很喜欢其中的插画,尤其是那种钢笔的速写。几笔下来就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很深。有一部分读者杂志的后面是附送的摄影、油画作品,后来学习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就很开心,小时候就已经看过了。还有一些类似《少年天地》的地区性杂志,那时候幻想过做一个作家,和杂志上的小作者做一辈子的笔友。后来也不了了之。
【突然想顺便插一句关于音乐的话】
小学时候,容易被父母派到场里看麦子。那时候村里的场地临近别的村,那个村每次村官用喇叭喊消息的时候,都会先放两首郑智化的歌,一首《水手》,一首《星星点点》。那基本上就算我流行音乐的启蒙了。
五年级的时候,可以独立看书了,记得看过一系列的烈士光荣事迹系列的丛书。对后来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不好更改的影响。
中学的时候是看书比较多的一个阶段。那时候参加了春芽儿文学社,带领全级的同学办黑板报、手抄报,参加诗歌朗诵、主题演讲啥的。逼着自己吸取大量的知识储备。如今看来,还是更喜欢那时候的自己,充实、快乐。
那时候看过一些名著,写过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诗歌,还有为了歌颂而歌颂的破文章,还有很多朦胧诗意的日记。印象里参加过一次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也没什么结果。但是那时候的自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也不知道自己如何渺小。立志做一名作家,就像一头猪在风口拼命要飞。
十三四岁的年纪,情窦初开。听一些《星语心愿》什么的,不过那太奢侈了,因为我不可能买的起复读机,或者磁带,更别提Walkman。导致后来我一口气买过好几个Walkman。这种行为,还表现在我对方便面与火腿肠的迷恋上。小时候的缺憾与压抑,长大后会被加倍放大,在我身上很明显。
在校广播站的时候,每次播音前后都会放一段古典音乐,就是那些很著名的钢琴、小提琴曲目。但我心不在此,依旧心心念念,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有一台放流行音乐的小机子。
高中的时候,看书不多。那时候处理不了自己的迷茫状态,看的最多的是影视杂志,所以到现在也能对娱乐圈的人物如数家珍。我知道自己的瞬间记忆里一直很不错,可惜我用错了地方。那时候看过琼瑶的小说,金庸的武侠,还有一些韩剧的盗版小说。我曾经在英文课上看过《狼的诱惑》被老师没收了书,后来我向老师坦白,那是我借的,书店还压着我的押金呢 。老师竟然发慈悲还给了我。然后我就开始在其他老师课上看一些不入流的小说。
高中我买过不止一个小收音机,最喜欢本地的音乐频道。我对音乐没有鉴赏能力,只是喜欢沉浸其中,逃避现实的残酷。那时候最喜欢李健的《向往》,因为我也对未来有着向往,只是说不清道不明。
大学的时候,我算是能看书的。却是一种试探,一种让自己心里能够暂时安静的一种手段。不过,自己的心情是很清楚的。
直到到了毕业后,开始工作了。时间开始变得宝贵,我却真的从书中找到了真正的平静,也能选择好书,适合自己的书,能够汲取到所谓的营养了,我才敢声称,并认可自己,真的爱上了读书。
并伴上一些轻音乐,沉浸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