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书名我以为书的内容描绘的一定是美好、阳光与欢乐。然而深入书的内容才发现这里断然不全是美好,这里有性别的歧视、有战争的残酷、有人性的泯灭、但也不乏有美丽、有善良、有温馨、……
从《追风筝的人》到《灿烂千阳》,都是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借助生活在战乱时代里的人物来描述出战争对阿富汗的创伤、对人性的泯灭,以及在苦难里挣扎的人民。在《追风筝的人》中,我感动于那个憨憨厚厚的兔唇男孩哈桑对于阿米尔的爱,他护全他的一切,在他的童年里,为了他,他愿意付出一切。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让人潸然泪下,多年以后内心里充满负罪感的阿米尔在接回哈桑的儿子的时候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如此真实感人…那个裂唇的男孩、那些没说出口的歉意、那些当年的错误、任性最终都是熔铸在那个蓝色的颤颤巍巍的蓝色风筝里……
《灿烂千阳》从玛丽雅姆的身世起笔,时空跨越三十年,描绘出了阿富汗旧制度于新时代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作为私生女的玛丽雅姆和母亲娜娜生活在泥屋里,那时的她还是个小女孩,她踮起脚尖翘首企盼他父亲扎里勒汗的到来,她期盼父亲带来的爱。这些是她幼小心灵里的温暖,然而当她真正走出泥屋、走向父亲扎里勒的房子她看到了失望、看到了落寞、看到了娜娜说得没错……当她被遣送回泥屋娜娜离开了。那一年她十五岁,她的心灵看到了什么是凄凉。当她再一次回到她父亲的家里,曾经梦想住进去的房子、曾经梦想每天都可以看到的人都成了现实的时候,她的内心却是那么孤独与落寞。为了名声父亲和把她许配给远在喀布尔的鳏夫希拉德。从此玛丽雅姆开始了她悲苦的不长的一生,在她几次流产之后希拉德像个暴徒对她百般刁难。她像个木头人一般活着。没有思想、没有所谓的悲欢。
在玛丽雅姆生活那那条小鸡胡同,莱拉和塔里克从小就是青梅竹马,莱拉和塔里克他们彼此快乐生活在那个小小的胡同,原本平静的生活最终还是被战争打破,当打枪声和炮火四起的时候许多人走了,为了父亲塔里克最终也不得不和莱拉分开。战争里,莱拉失去了两个哥哥、爸爸、妈妈。她所幸逃过了那场灾难,她被玛丽雅姆救了。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一个阴谋的诞生,当她听到塔里克死去了的消息后,她为了肚子里塔里克的孩子而和希拉德结了婚。然而,希拉德并不喜欢这个女孩,从此她也讨厌莱拉,他以绝对的控制权去控制着玛丽雅姆和莱拉。玛丽雅姆和莱拉反目成仇,然而美好也从来都存在。最终莱拉和玛丽雅姆互相包容彼此,她们像母女一样共同抚养莱拉的孩子。
是莱拉和她的孩子给了玛丽雅姆人世间最真的情,从此玛丽雅姆不再像个木头人,她得到了真正的爱。莱拉为希拉德生了一个男孩。在希拉德的残暴下,她们决定逃走,却被遣送回去遭到希拉德的残忍对待。
塔里克回来了。希拉德对莱拉和玛丽雅姆实施更为残暴的殴打,最终玛丽雅姆杀了他,她让莱拉和塔里克离开,自己选择留下。玛丽雅姆用她的爱拯救了莱拉,他自己被枪毙了,闭上眼的那一刻她是幸福而快乐的。
离开了喀布尔后的莱拉过得看似很幸福,但在她心里总有一处痛楚,那是有关玛丽雅姆、有关爸爸曾经对她教导,她决定重新回去了,也许回到那片葬送了她的父母和两个兄长的土地,回到那个炸弹的烟雾刚刚散去的地方,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然而在她那混乱的黑色记忆中,她想起爸爸和喀布尔道别的诗句: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莱拉双手按着温暖的玻璃窗。闭上了她的眼睛。她任凭阳光照耀着她的脸庞、她的眼睑、她的额头,她知道:玛丽雅姆离得并不遥远,她就在这儿,在这些他们重新粉刷过的墙壁之中,在他们种下的那些树苗之中,在那些给孩子保暖的毛毯之中,在那些枕头、书本和铅笔之中。她就在孩子们的笑声之中。她就在阿兹莎背诵的诗句和她朝西方鞠躬时念出的经文之中。但是,最重要的是,玛丽雅姆就在莱拉自己心中,在那儿,她发出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灿烂千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