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生活无望时,就去读书。
很久没看青春文学和言情小说的习惯了。今天早上在常去的朋友的小店里,偶然翻开一本绿树成荫背景的书,名字叫《得未曾有》。
其实早几次来我就看见它了,只因书名生僻,作者又怪陌生的,叫庆山,于是便没有打开的念头。如今看来,我又犯了先入为主以貌取“人”的常见错误,毕竟今天,我放下刷手机的功夫,花了一上午时间,一字不漏的翻阅了此书。
没错,我经常来朋友撂在古镇这间小店,主要是为了蹭网!你可能不信,我们一家住在一个收不到WIFI的东海小岛上,已经半年了。手机本身流量有限,因此我总是留着给学生批改网络作业或其他重要的事情,看视频是万不得已哄儿子才舍得用。我也奇怪自己就这样扣扣嗦嗦的熬过来了!
话说回来,还是聊聊今早读书的事儿。先说这名叫庆山的作者,翻开扉页吓我一跳,原来是曾经的安妮宝贝!哦,那是我大学时代才知道的一位才女作家,她的作品可谓代表了一代人向往的青春,至少是我向往的青春。庆山又是怎么回事?自序里说:“人的心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如同河流带走每一步旧的脚印,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的生活和心态,她还是安妮宝贝,也是庆山。你可以叫她“安”或者“安妮”,但不再是“宝贝”了,她已经从那个纠结于爱恨情仇的青春女孩成长为“得未曾有,心净踊跃”的中年庆山。这也是她的作品更加成熟沉稳的标志。
关于作者不再多叙,说说内容吧。记录了四个不同类型,不同职责,不同年龄的人。我只看到第一个:刘汉林,一个南通的厨子,懂书法绘画美学建筑的厨子,厨子中少有的懂得节制的瘦子。他给自己的菜刀写下“本是琴书手,偏爱小泉刀”的标记。作者于他偶遇在一户卖红木家具人家的餐桌上,从此结下以食相约的缘分。
刘汉林的特别不在他的多重身份和多才多艺,在于他对做菜的见解——食必新鲜、应时、本原,不为做菜而做菜。比如,毛豆可以炒榨菜,但榨菜必是农家手工自制的,工厂批量的不要;毛豆可以清炒,但绝不焯水,生炒保留原香。他在南通的山里有间自己翻修的老屋——“醉庐”,开始只为自己一家做饭、喝茶、画画写字用,结果因为厨艺太好,慕名而来之人太多,不得已做成了私厨,当然需提前预约,他给自己规定:每次接待人数在二十人以内,结果最多一次却来了五十人。这样疲于应付一段时间后,刘厨子决定给自己放假,做菜是让自己快乐的,决不能沦为只满足他人口腹之欲的工作。
好潇洒的人生啊!潇洒吗?你没看到他亲修醉庐的曲折,也没看到他多地奔波的劳累,更没看到他寻觅食材的坚守……与其说潇洒,不如说自知。他知道自己的优劣,懂得生活的舍取,明白人生总有不满,不满时就去做菜,在菜里得到圆满。
就这样吧,每当我生活无望时,就去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