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生活的游离状态中,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最近的生活没有快乐可以分享,偶尔可以静静地做一些事情的时候。
发现我们很多时候在某个节点要学会停下来。
太累的时候,不要逼迫着自己去做很多事情。
如果今天太累,早点护肤睡觉。
越熬夜越焦虑,越熬夜越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死循环。
要学会在垃圾情绪缠身的时候,丢掉这些坏情绪。
我知道很多人告诉你,坏情绪不要随意和别人讲,越讲朋友越少。
其实我真的很羡慕那些可以把坏情绪自我消化的人。
因为我总是做不到,我会在自我怀疑和不开心的路上越走越远。
我会忘记生活中那些高光时刻是值得我开心的,
而是把自己具体的放在一件事情面前,走进牛角尖的死胡同。
需要旁观者的提醒,才能让我更好的前行。
以前我总爱把自己放在具体的框架中,在每一个时间节点做完自己安排的所有事情。
自律和自我监督意识比较强烈,但往往会在很多时候溃不成军。
我会怀疑自己的坚持,怀疑自己的价值观。
怀疑保持自我主张,不随波物流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很多朋友告诉我,你的理想主义和自我主张,它其实更真实的代表着你的态度和原则。
随大流只是选择了一种更容易被别人接纳的方式而已。
其实我们的选择本身并没有错,而是你敢不敢为你的选择一站到底。
用所有的付出来证明给自己看,其实冷眼和嘲笑都是别人对你的看法,你只想永远活成自己。
那天听了朋友的话,突然明朗了许多。
需要和朋友倾诉的时候,就停下来倾诉,解决掉坏情绪之后再继续去做重要的事情。
需要调节自己状态的时候,睡觉快乐就去睡觉,逛街快乐就去逛街。
就像蔡康永在访谈节目中说,
学会预支快乐,如果逃避可以解决困扰,尽管逃避。
一切烦恼,总会过去的。
我们小时候烦恼会不会被家长责骂。大了一点,担心老师追功课。
思春期为失恋痛苦,出来做事怕被炒鱿鱼。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已经过了吗?
一过,就觉得当时的烦恼很愚蠢,很可笑。
我们活在一个刷卡的年代,为什么不预支快乐?
既然知道一过就好笑,不如先笑个饱算数。
逃避有什么不好?逃避如果可以解决困扰,尽管逃避,有些事,避它一避,过后它们自动解决。
学会给自己留一个空档期,调整好自己每天的状态。
这个空档期可以是自己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想清楚,
不再为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也不再为得不到的东西怀恨在心。
你要清楚的记得,自己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被搁置。
你需要静下心来一步一步的解决。
课堂上老师说,有时候的按部就班,其实是一种进步。
事实真的如此,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心理素质。
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些糟糕的事情就进行自我消化。
学会和自己独处,学会和自己和解。
成长的外壳就是裹挟着痛,让你不断地在这些痛苦中明白一些道理,进行自我强大。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长交际是性格的弱点,
那么不耐孤独简直就是灵魂的缺陷。
和自己对话,和自己相处,遵从内心地活着。
不讨好不迎合,不够讨喜但你比任何人都自由。
你知道这不是成长的叛逆,这是你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体现。
很多人说自己佛系,但你可能对佛系这两字有很大的误解。
最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它让我们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的理解欲、承认欲、表达欲。
让我们清楚事情的根源并且解决它,
而非两手摊摊的不作为,告诉别人自己是一个佛系的人。
我们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本能,一件事情做不成的时候,说出无数个借口。
嘴上告诉别人你不在乎,你根本不想要。
但其实谁不想要更好的生活,谁不想过那种既有当下又有远方的生活。
这就是承认欲,清楚的解读自己的内心,并全力以赴地为达成目标不遗余力。
只不过我们每个人的选择,生活都在让我们不停地接受着痛苦、焦虑、绝望、开心的情绪。
偶尔需要停下来,让我们进行反思和复盘。
把该看的书和电影,该听的音乐,该了解的人文历史都熟稔下来。
告诉我们这是人间快乐的入场券。
在无数次的打击和痛苦中,让自己短暂的抽离,人间值得。
书中说:“诗歌、美丽、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它提醒着我们,其实生活中还有大把的快乐可以抓住。
生活有裂痕并不可怕,它在提醒你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不祝你的生活一尘不染,我更希望我们经历过生活的种种不甘和痛苦。
依旧保持深度的思考,找到最适合自己调味生活的方式。
为自己铸造一个坚硬的保护壳,在那里悄悄的长大,悄悄的变得更厉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