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再次重温了恰同学少年,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和体会。
1.物质缺不缺在于自己
在整本书里面,其实都是以一群贫穷但又志气高昂的学生为主调的,几乎文中的学生都是物质贫穷之人。因为凑不齐去北大考学的盘缠,恰逢师范招生,考了长沙师范。并结交了一群志士。蔡学森帮人擦皮鞋挣学费,毛泽东衣服打满补丁,脚上鞋子破洞穿,上学暑假不准留校,就跑到山上亭子里以天为被,地为床睡觉。生活捉襟见肘,同学之间也都互相借了个遍。实在饿了就忍着。
你说他们物质匮乏,但是他们满足了基本生存要求,其他不在乎。
你说他们不缺,但是他们也仅仅是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最重要的,缺不缺,在于自己看待物质的态度,同时 他们并没有因为物质缺失而看轻自己,内心始终有一把尺子,不卑不亢,如果缺了什么部分,那就是当作历练。
还有些人主动贫穷,被叫为“徐大叫花”的老师,主动贫穷以便匀出更多钱给上不起学的学生。
2.永远保持精神富足
虽在物质方面匮乏,但在关于精神食粮方面,却从不吝啬。老师给钱买鞋,自己贴钱买了书,在学校图书馆常常看书到深夜。有了钱就订报纸,看到的东西一定要搞得明明白白,
学有余力的同时,组织兴趣小组,为社会发声,在民国湖南元帅强迫学生要写“亲日”颂文时,召集同学揭发政府阴谋,不为名利。
3.人都有迷茫的时候
即使是教员,在青年的时候也很迷茫,高中毕业,去当过学徒,去当过兵,求学把长沙城的学校都退了七七八八今天想学算术,明天想学法律,后天又想学其他。
上大学的第一天老师问大家的目标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不知道。
4.实在不知道干什么就读书
虽然不知道将来想要做什么,但是教员始终没有停下来读书的脚步,正如杨昌济先生告诉他,你迷茫,那就多读书吧,修学储能,先博后专。即先广泛的读,再深入的读。所以教员广泛涉猎了政治,经济伦理,等社会学的书籍。还把学习融入到实践中去进行“游学”,体会人生百态,我想这也是教员在丈量大地的过程中,在书海之中,一步步看清自己的道路。
5.良师益友,甚得一宝
杨昌济先生是很难得的好老师,当他看到教员的文章的时候,因为惜才选择最终来长沙师范教书,并为教员的路上一路指导,为其点灯,解惑,作为一个好老师,详尽阐述了“传不习乎”这句话。
教员也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学习的路上你争我赶,学习外知己推心置腹。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员和蔡和森露宿山上,大家一起来找的时候,看到两个人在雨天享受大雨的磅礴,对诗吟诵,然后一起在雨中尽情高歌,好像什么事情也打不到他们。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深深的凝聚了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