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下平九青韵第二段学习笔记。
危对乱,泰对宁,纳陛对趋庭。金盘对玉箸,泛梗对浮萍。群玉圃,众芳亭,旧典对新型。骑牛闲读史,牧豕自横经。秋首田中禾颖重,春余园内菜花馨。旅次凄凉,塞月江风皆惨淡;筵前欢笑,燕歌赵舞独娉婷。
危和乱我觉得在这里都是社会秩序不安定的意思,《论语》“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和宁刚好和前一句相反,都是社会安宁,我们现在用的成语“国泰民安”就是这个意思。纳陛,是古代赐给有功大臣的“九锡”之一,五曰纳陛,网络上搜索的资料,纳陛有两种解释,一是特意建造的阶梯,让登台阶的人身形不外露,是一种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让登阶的人省点力。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宫殿建筑有很多台阶要登,纳陛就是对大臣的一种优待。受过九锡的基本上都是权臣,著名的如王莽、曹操、司马昭等人,都有篡位的野心。趋庭,往往和《论语》中的过庭之训一段相联系,“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这是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故事。这一联只能从借对解读,纳和趋都是动词,陛和庭都是建筑。
金盘、玉箸,金做的盘子,玉做的筷子,都是奢华的餐具。泛梗,漂浮在水上的木头,典出《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本来是齐国的宗亲,只是有段时间混得不如意,就想跳槽到秦国寻找突破,他门下号称有三千门客,要是孟尝君去了秦国肯定不会带这么多人,那将有许多人失去长期饭票,于是成百上千人劝说孟尝君不要轻举妄动,可是孟尝还是没有改变主意。
这时身为六国联合秘书长的苏秦听说了这事,也想劝阻孟尝君。苏秦的合纵抗秦的纵约长,要是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入秦,无疑对抗秦事业有着不利影响。孟尝君听说苏秦来访,大约也猜到了苏秦的目的,就说人间的故事我听多了,现在想听听鬼故事。
苏秦说,行,我们就聊点鬼话吧!苏秦说,这次我来齐国,路过淄水河,听到一个土人和一个桃木雕刻的人在谈话。木人对土偶说,你是泥捏的,到了八月发大水,你就会被水融化冲击得残缺不全了。
土偶说,那有什么关系呢?我本来就是泥土,就算被大水毀坏,也是回到泥土中去,我还是泥土。而你是木头雕成的,被大水一冲,随着水流不知道要漂到哪里?孟尝君明白了苏秦故事的含义,自己到了秦国就是无根浮萍,所以暂时取消了入秦的计划。泛梗、浮萍都是水面漂浮的东西,都有漂泊不定的含义。
群玉圃,传说西王母住在西方群玉山,群玉山的园圃,是仙家的花园。众芳亭,众芳指百花,百花环绕的亭阁,古代应该有不少类似的建筑,明·卢龙云《郊居八咏·其四·众芳亭》“不厌蓬蒿满,孤亭杂众芳。竹如三径绿,桂似小山苍。”旧典,旧时的制度,新型,新时代的模样,反对。
骑牛闲读史,这时牛角挂书的典故,隋末时瓦岗寨叛军的领袖李密,年轻时曾经在隋炀帝的皇宫里当侍卫,后来因故被辞退了。李密决心发愤读书,有一次李密出门访友,骑着牛出行,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看书。路上还碰到了宰相杨素的马车,杨素看到李密这么认真读书,大为赞赏。牧豕自横经,据说汉代公孙弘,年轻时曾替人放牧猪群为生,在牧猪时还忘读经典,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当上宰相。
秋首田中禾颖重,秋首,秋季第一个月,七月稻田里成熟的稻穗很沉重。春余园内菜花馨,春余,春天的最后一个月,三月菜园里的菜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馨香。
旅次凄凉,塞月江风皆惨淡;在旅途中心情感觉寂寞、悲苦,一切风景塞上明月也好,江上清风也罢,都感觉暗淡无光。筵前欢笑,燕歌赵舞独娉婷;在宴席上大家欢声笑语,美妙的歌舞让心情更加美妙。上下两联情绪截然相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