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欣求净土
念佛人佛来修心、换心

念佛人佛来修心、换心

作者: 无为涅槃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23:13 被阅读321次

      佛教最讲究修心,

      就通途教法讲,是凡夫依照佛陀的教法自己来修心,由于有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所以修心有五乘的次第,但人、天乘属于三界内法,唯声闻、缘觉、菩萨乘为出世间法,才是真正的解脱法;然三乘解脱法中,三乘归于一佛乘,成佛(菩提)才是佛说法的究竟本怀,所以修心——修菩提心,也就是修成佛心,才是修心的真实目标。

      就出轮回,了生死,成佛道讲,道绰大师有一最有名的问答: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即是道绰大师最有名的“圣净二门判”,明圣道难修难证,明净土易行极致,明本愿称名是末法时期一切众生排生死、绝轮回、出火宅、成佛道的唯一胜法。

      为何末法时期二种胜法中圣道难证、净土易行?

      时代决定根机,根机决定教法,当明时在末法,量机为罪恶凡夫,当时教相应,教赴时机。末法之时、罪恶凡夫机,与圣道教不相应。然末法凡夫,心底憍慢,都不能自量根机,自以为能修行、会修行。到底根机如何,能不能修行,请看道绰大师如何量机:

      “一切凡夫,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这就是道绰法师自量其机:

      先说大乘佛法,曾未措心;

      次论小乘佛法,未有其分;

      最后说人天戒善法,持得者甚稀。

      也就是说,大乘、小乘、人天乘法,总赅圣道教法,悉皆无分;唯有起恶造罪分,且造起罪来,如狂风暴雨般的凶猛。道绰大师自量根机如是,何况等而下之的我等,必然愈加如是。所以末法时代,圣道三乘、五乘教法,凡夫机都不相契,圣道解脱无门,故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为何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呢?

      道绰法师告言: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机太差了,人人都是一生造恶的机,圣道五乘教法根本修不来,无一有分,一如佛说“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为此诸佛大慈,无不劝归净土,无不劝令念佛。

      一旦顺佛愿——顺阿弥陀佛本愿,顺佛教——顺释迦牟尼教,顺佛语——顺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证诚语,纵使像我们这样一生造恶的人,只要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一切诸障——贪嗔痴垢障、无量业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当给你量明自机,量明净土如此胜易,量明一生造恶的凡夫机,专称弥陀佛名,定得往生!你的心可否思量愿意往生极乐净土?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去处,念佛就能去,如此的容易,为何不思量去呢?为何都无去心呢?

      所以昙鸾大师劝诫:“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善导大师亦劝诫言:“如此逍遥快乐地,更贪何事不求生?”

      就净土法门的修心言,别于圣道门的自修其心。

      以净土法门,是“顿教一乘海”,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所以净土法门是顿教一乘海的法门,是大乘之顶峰的法门,是直入一生补处的不退法门,是横超常伦诸地阶级次第的法门,所以净土门的修心,是佛力不虚作住持下的修心,大别于圣道的自修其心。

      净土门之修心,是以顺彼佛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招唤,与顺佛教——“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的发遣,以修其心。

      净土门之修心,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也就是以南无阿弥陀佛的果地觉,用来作为我们因地的愿生心,这就是净土门的修心。

      善导大师妙释净土门的修心,不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南无”,即是归命者,心归命也,归命心也;“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者,亦是心愿生,愿生心也。

      “南无”,是阿弥陀佛敕命我心归命,我心愿生,是阿弥陀佛亲自给我们换心,换成归命弥陀的心,换成愿生弥陀净土的心。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者,即是称念“南无”者之行也。

      所以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由“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即完成了心的转换,即圆满具足了归命、愿生、称名正定业的心行业,即成办了“必得往生”的业事。

      狂心歇即菩提,念佛续即往生。

      一者,用法照大师的偈释:

      狂心歇即菩提者,“成佛不劳诸善业”也。

      于净土门,念佛是成佛的正定之业,诸善业的劳作,作往生成佛用,悉皆杂修杂行,悉皆狂心所作,悉皆多余。

        狂心歇者,歇自力心也,歇自力行也,也就是不劳诸善业也,歇此而端坐华台念弥陀也。

      念佛续即往生者,“端坐华台念弥陀”也,也即是往生成佛之正定之业也。

      二者,用善导大师的话释: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以“今信顺二尊之意”:“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念念无遗,乘佛愿力之道。”“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即是念念不舍相续念佛、愿生。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不顾水火二河”,即是佛力不虚作住持,佛力为众生大住持,佛力搁置狂心,令狂心不作怪、不作碍,是故“不畏”亦“不顾”。

      诚然凡夫贪嗔之心一刻也没有停歇,但念念不舍称名,念念不舍愿生,即念念无遗乘佛愿力之道。以佛力不虚作住持故,以贪嗔狂心不过虚妄之心故,一遇佛力之真实,一遇无碍之光明,虽贪水不歇,但兴不起浪,无所障碍;虽嗔火不歇,但酿不成灾,无所障碍;此乃佛力住持,不歇而歇,佛力令歇也!这即是佛说的:“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寿终之后,皆蒙解脱。”即“舍命以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之义也。

      以如是故,净土门的修心,无须凡夫虚作,是佛来修心,是佛来换心,是阿弥陀佛不虚作住持,修心、换心,尽在名号独运中,尽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中,于念念中,修心、换心成办矣!于念念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矣!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 念佛人佛来修心、换心

    佛教最讲究修心, 就通途教法讲,是凡夫依照佛陀的教法自己来修心,由于有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

  • 念佛心性谭

    佛法是无上心法。 学佛以修心为第一要务, 心外无法故。 念佛以极乐世界为心, 境随心转故。 念佛以阿弥陀佛为性, ...

  •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念佛人,得到弥陀的生命,脾气应该越来越越柔软,得到佛的爱心,然后以佛爱去爱别人 巜修心八颂》

  •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五

    达照法师:念佛圆通章讲话之五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这是《圆通章...

  •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摘抄

    《楞严经》卷第一 七处征心 (空如来藏)要点摘抄 1、对于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到心行路...

  • 同体大悲心念佛3

    2017.3.10 同体大悲心念佛3 念佛 是心中恒一佛念 或者说 念佛指的是佛念 这个才是念佛 是念即是佛,心...

  • 禅观与净土(一)基础篇 第四集【30】如何理解去佛不远

    上净下界师父开示 问:请教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一段经文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 有钱人修佛,没钱人做佛

    有钱人修佛,是因为佛不在其心。没钱人做佛,是因为佛已住其心。佛在与心否,全看心中是否有佛。 为什么成就者修...

  • 念佛是谁?

    问:念佛的是谁? 答:念佛的是佛。 何以故?观经云,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 彻悟禅师语录  示众   普说

    原文: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念佛人佛来修心、换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ej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