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讲究修心,
就通途教法讲,是凡夫依照佛陀的教法自己来修心,由于有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所以修心有五乘的次第,但人、天乘属于三界内法,唯声闻、缘觉、菩萨乘为出世间法,才是真正的解脱法;然三乘解脱法中,三乘归于一佛乘,成佛(菩提)才是佛说法的究竟本怀,所以修心——修菩提心,也就是修成佛心,才是修心的真实目标。
就出轮回,了生死,成佛道讲,道绰大师有一最有名的问答: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即是道绰大师最有名的“圣净二门判”,明圣道难修难证,明净土易行极致,明本愿称名是末法时期一切众生排生死、绝轮回、出火宅、成佛道的唯一胜法。
为何末法时期二种胜法中圣道难证、净土易行?
时代决定根机,根机决定教法,当明时在末法,量机为罪恶凡夫,当时教相应,教赴时机。末法之时、罪恶凡夫机,与圣道教不相应。然末法凡夫,心底憍慢,都不能自量根机,自以为能修行、会修行。到底根机如何,能不能修行,请看道绰大师如何量机:
“一切凡夫,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这就是道绰法师自量其机:
先说大乘佛法,曾未措心;
次论小乘佛法,未有其分;
最后说人天戒善法,持得者甚稀。
也就是说,大乘、小乘、人天乘法,总赅圣道教法,悉皆无分;唯有起恶造罪分,且造起罪来,如狂风暴雨般的凶猛。道绰大师自量根机如是,何况等而下之的我等,必然愈加如是。所以末法时代,圣道三乘、五乘教法,凡夫机都不相契,圣道解脱无门,故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为何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呢?
道绰法师告言: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机太差了,人人都是一生造恶的机,圣道五乘教法根本修不来,无一有分,一如佛说“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为此诸佛大慈,无不劝归净土,无不劝令念佛。
一旦顺佛愿——顺阿弥陀佛本愿,顺佛教——顺释迦牟尼教,顺佛语——顺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证诚语,纵使像我们这样一生造恶的人,只要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一切诸障——贪嗔痴垢障、无量业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当给你量明自机,量明净土如此胜易,量明一生造恶的凡夫机,专称弥陀佛名,定得往生!你的心可否思量愿意往生极乐净土?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去处,念佛就能去,如此的容易,为何不思量去呢?为何都无去心呢?
所以昙鸾大师劝诫:“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善导大师亦劝诫言:“如此逍遥快乐地,更贪何事不求生?”
就净土法门的修心言,别于圣道门的自修其心。
以净土法门,是“顿教一乘海”,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所以净土法门是顿教一乘海的法门,是大乘之顶峰的法门,是直入一生补处的不退法门,是横超常伦诸地阶级次第的法门,所以净土门的修心,是佛力不虚作住持下的修心,大别于圣道的自修其心。
净土门之修心,是以顺彼佛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招唤,与顺佛教——“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的发遣,以修其心。
净土门之修心,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也就是以南无阿弥陀佛的果地觉,用来作为我们因地的愿生心,这就是净土门的修心。
善导大师妙释净土门的修心,不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南无”,即是归命者,心归命也,归命心也;“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者,亦是心愿生,愿生心也。
“南无”,是阿弥陀佛敕命我心归命,我心愿生,是阿弥陀佛亲自给我们换心,换成归命弥陀的心,换成愿生弥陀净土的心。
“阿弥陀佛即是其行”者,即是称念“南无”者之行也。
所以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由“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即完成了心的转换,即圆满具足了归命、愿生、称名正定业的心行业,即成办了“必得往生”的业事。
狂心歇即菩提,念佛续即往生。
一者,用法照大师的偈释:
狂心歇即菩提者,“成佛不劳诸善业”也。
于净土门,念佛是成佛的正定之业,诸善业的劳作,作往生成佛用,悉皆杂修杂行,悉皆狂心所作,悉皆多余。
狂心歇者,歇自力心也,歇自力行也,也就是不劳诸善业也,歇此而端坐华台念弥陀也。
念佛续即往生者,“端坐华台念弥陀”也,也即是往生成佛之正定之业也。
二者,用善导大师的话释: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以“今信顺二尊之意”:“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念念无遗,乘佛愿力之道。”“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即是念念不舍相续念佛、愿生。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不顾水火二河”,即是佛力不虚作住持,佛力为众生大住持,佛力搁置狂心,令狂心不作怪、不作碍,是故“不畏”亦“不顾”。
诚然凡夫贪嗔之心一刻也没有停歇,但念念不舍称名,念念不舍愿生,即念念无遗乘佛愿力之道。以佛力不虚作住持故,以贪嗔狂心不过虚妄之心故,一遇佛力之真实,一遇无碍之光明,虽贪水不歇,但兴不起浪,无所障碍;虽嗔火不歇,但酿不成灾,无所障碍;此乃佛力住持,不歇而歇,佛力令歇也!这即是佛说的:“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寿终之后,皆蒙解脱。”即“舍命以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之义也。
以如是故,净土门的修心,无须凡夫虚作,是佛来修心,是佛来换心,是阿弥陀佛不虚作住持,修心、换心,尽在名号独运中,尽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中,于念念中,修心、换心成办矣!于念念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矣!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