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听闻,战狼很好看,着实值得一看;本以为是完全性的宣扬国威的片子,倒不是特别喜欢这种。私以为有时过度提倡和叫喊容易失之真情,不过说到底,不过是表达方式的差异。
场景始于强烈的对立与冲突,冷硬的挖掘机和无力的泪眼就直冲冲地撞到眼前,猝不及防地被震了一下。总想着军人应当是保护弱势群体或者说明明占理却饱受欺凌的一方的,事实上,任何有能力的个体和集体都应努力保护弱者,只要弱者值得保护。冷锋四人出现的时候,我内心就叫嚣着,打倒那个有着恶心面孔的人,然而军人是有自己的纪律的,即使是惩治恶人,也该走正常流程吧。未见到恶人被揍的场景,心里确乎遗憾、失望。
诚然,人类社会自然应该越来越文明,其中一项大抵包含了“能口头解决的事情就不要暴力”,力量的冲突往往被视为野蛮、近乎原始。可有的时候,偏偏是动手才能解决事情,为何舍近求远?拘泥于所谓的名头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反正最后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正常的手段并不能给予弱者合理的庇护,偶尔的非常之行乃是可行。
至少冷锋脱帽挥拳的那一刻,我觉得他帅爆了!兄弟为了国家捐躯,老弱妇孺竟受恶人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比起挖空心思弯弯绕绕背后放冷箭,我更欣赏拳脚上的直来直往。行为上看似比以前更文明了,可人心却更险恶,人们将自己的才智用在了彼此的斗争间,而非某一项事业。历史在前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难以言说的晦涩与羞愧。
我很好奇,冷锋四人,为何要与后来出现的警察群体对峙??不都是自家人?
冷锋甩出眼泪的时刻让人热泪盈眶,内心窝着一团温热,两滴泪中凝出了铮铮男儿的血性!“军人脱了军装也被尊重”,严守岗位的军人令人肃然起敬,平日里也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但是,每一位用心地保卫国国土的军人都值得敬重,每每看到朋友圈的“召必回”都会生发一种同仇敌忾的行事,每一个认真努力的公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或正经或嬉笑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影片中多次出现反差的镜头,比如反复无常的超市老板,让人忍不住骂上一句混蛋;比如沙滩突如其来的枪声,打破了和谐与欢乐,原来死亡近在咫尺;比如救援后沿途的嬉耍和两边的对战。战争从来没有真正停止过,它在某个时间段,在某些地区,不依不饶地折磨着无辜的人,而发动者往往甘之如饴。社会永远都是会善恶并存的,老子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同我们说过事物的矛盾性与双重性,无可奈何。
当男人放弃生的机会,从老库房中前仆后继地迎着子弹而上时,只有动容。他们在与死神做一场交易,用男儿的血编织一个暂时的保护网,给女人和孩子以获救的希望。有坚强的后盾很重要,多少人能揣着一腔孤勇横冲直撞一辈子?看着祖国发动力量援助海外的本国人民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底气,终于,不再是闷声挨打的人了。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救援分不分国界?影片中的中国外援是否应该顺带救助非洲人民?不清楚这算不算干涉内政,但我想,生命应当是不分国界的罢。冷锋没有丢下外国人,更是为了保护身后的人拼尽全力;女医生也没有放弃身染拉曼拉的冷锋,努力寻求最后的希望。冷锋从铁架下冲出来的时候,是发了狠的,为了爱人,也为了千千万万他爱着的人。我想到了《史密斯夫妇》,那种横扫千军万马的场景看得人热血沸腾,匹夫可勇。
电影中的中国人从以往的炮灰慢慢慢慢地变成英雄,真好。竹之风骨,兰之芳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