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中有句话:“拖延,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不同的人在拖延时,内心的消极情绪和负担是有差异的,我们通常将他们分成四类:
完美想象型拖延者:把任务目标定得很高,但往往会害怕做不到的挫败感,一直花时间做前期准备,迟迟不行动;
分心型拖延者:会把当前任务视为“惩罚”,为了缓解内心压力,常常做一些“轻松”的任务,比如,玩手机、闲聊、发呆...
叛逆型拖延者:不喜欢丧失任务主动权,因此面对不想做的任务,就会通过拖延来表达自己的抵抗;
预期焦虑型拖延者:常常将任务难度夸大,认为自己做不好,产生强烈的逃避情绪,大部分时间都在焦虑,不知从何下手。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制定好计划,却因为各种理由拖延,结果什么也没做成。列好周末清单,却始终都在刷手机中度过;准备打扫卫生,结果到下周还是保持原样;买了书打算看,过了几个月都还没拆封......
我就是一个资深拖延患者。
之前她准备考证书,通过了就能加薪,还有机会升职。买好了学习资料,认真制定了3个月的复习计划,还花钱报了个网课。如果能严格执行计划,通过考试的机会很大。可她复习的时候,总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例如:
朋友约聚会,安慰自己放松一天没关系;
看一会剧,安慰自己这是劳逸结合;
赖一下床,安慰自己下午加倍复习补回来......
结果可想而知,她没有通过考试,还浪费了金钱、时间、精力,这让她懊悔不已。
因为拖延毁掉了许多事情。
典型的分心型拖延,学习在她内心就像是“惩罚”,所以她会不自觉地逃避,分心去做其他事情。但是每次逃避完,罪恶感和懊悔也会萦绕在她心头。于是,她内心对学习的抵触和这些负面情绪不断拉扯,陷入了一边痛苦一边继续拖延的困境。
很多时候,让我们困扰的,并不全是拖延带来的后果,更多的是过后的罪恶感、愧疚感和难以治愈拖延的无力感。
所以,拖延自救,不只要提升自控力,更要对症下药,减少不同拖延类型带来的情绪困扰和不良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