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村镇社区活动中心——
城市图书屋和剪纸非遗文化活动基地》
青村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某分中心的前身是由小镇老影剧院的旧址,经过拆造、重建、装修后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某分中心是一座外观的设计,像只四四方方的奶油蛋糕一样时尚风格的建筑。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坐东朝西,宽敞的落地玻璃大门正对着一条马路之隔的中国农商银行,拥有一个开阔的大理石铺地的广场。
平坦的广场上,一左一右,分别驻守着两只将近高达两米由整块的花岗岩雕刻的石狮子。其中,一只石狮脚搂滚动的雌蚨绣球,脖子上悬挂铃铛,昂头挺胸,狮口大张,舌尖上卷,露出尖锐的獠牙,恍若作震天的嘶吼状;另一只石狮子口含明珠,脚扶嬉戏的幼狮,环眼大睁,不怒而威地正视前方。按照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布置,雄狮盘踞左边寓意招财进宝,雌狮镇守右侧寓意步步高升。狮子产自异域他邦,古代的人把远道而来的狮子奉为瑞祥神兽,狮子戏绣球在民间又有镇宅辟邪,子孙昌盛,瑞气盈门的意思。石狮背后,文化中心大楼的南北两侧分别建了两个小花坛,一个花坛栽种着一株秀气的鸡爪枫,一个花坛种着一株枝繁叶茂的无患子树。0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95898/b540dff8d8209d5e.jpg)
阳光晴朗的日子,风儿轻抚着树的枝条,绿叶微微地抖动。还没进入文化中心的大门,就感受到一股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迎面而来。
青村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某中心共计上下三层,按不同的区域和功能被划分为一楼底层的城市图书屋,二楼的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排练厅,三楼的小剧场,共三大板片。向社区百姓敞开读书,培养文化、艺术爱好,观摩电影等不同功用。
闲暇时,爱好文学的我常去图书馆看书、借书。前几年,乘车去南桥电视台附近的奉贤区图书馆阅书、看杂志;有时从区图书馆借了书,到了还书的日子贪便捷,转乘24路车去海湾镇社区图书馆归还书。奉贤区图书网络数字化全方位覆盖的联线,极大的便利了全区的读书爱好者从区图书馆到奉贤各乡镇的图书馆之间自如地读书、借阅,真正做到了文化普及大众的利民、便民措施。
自从三年前,我们当地的社区活动中心开放了某的城市书屋,我就可以在自己家乡的书屋里安心地欣赏迷人的书籍,免去了搭车去其他地方的图书馆路途上来回奔波的辛劳,更能领略到家乡图书屋给我精神上带来的滋养和快乐。
一直偏爱小说、杂志、散文类的书籍。城市书屋开放式的大书架上摆着多达二万多册文化书籍,拥有数以千册的长篇小说及散文、诗歌类的作品让热爱文学的我犹如米虫跌落米缸里,畅游在书海中浑然忘我。
读书,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个人的学识修养。我恨不得让自己浸在书香的世界里,让文化的智慧指引人生的孤舟,让文明的光芒点燃心底的明灯,照亮我潜心向文的旅程。没有进入高等学院深造的痛楚,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给人带来的力量和改变。开在家门口的城市书屋,无疑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机会,我得抓住机会,认真读书、学习。
推开文化中心大楼的底层玻璃门,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大厅。敞亮的厅堂北侧一角,摆着一个比学校里的黑板还大的电视机及一人多高的广告投屏,地上放着好多绿色的盆景做装饰。大堂的右侧是一个环形的楼梯,清漆镶木的扶手梯,玄色大理石铺的阶梯一路延伸到楼上。楼梯口处,辟一小处栖息地:一盆像绿色的瀑布一样生长蓬勃的吊兰,姿态傲然地摆在阳光亮堂的立地玻璃门边上,数个靠背椅围着一张小圆桌,供人歇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95898/24a73c25aa6eaf4a.jpg)
从文化中心宽阔的大厅进入,抬脚向前,进入一扇清漆涂的小木门,一脚踏进书屋,眼前豁然一亮,瞬间,有被震撼到的惊喜。一个我从未见到的:书的世界。浓浓的书香,扑面而至!
文化中心大楼城市书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顶天立地,全方位无缝打造的现代化实木的大书架。将近五六百多个平方的书屋,除了北面的立地玻璃窗透光外,其他三面全是上到天花板,下挨着木地板的立式大书架,密密麻麻的木制菠萝格里从上到下放满了图书。据粗略统计,整个书屋拥有二万多本不同类型的书籍。书屋雪白的墙面上,分别挂了两个苍劲有力的条幅,一条写着“海上嫏嬛静雅书香远播”,一条写着“天东翰苑鸿明胜友集粹”,书屋的正堂挂着“嫏嬛福地”四个大字。我查阅了资料,“嫏嬛”有仙境的含义。嫏嬛,相传为天帝的藏书处。书法家,以“嫏嬛福地”寓意书屋是读书人的仙境。用心良苦,其心可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95898/f3d8f7eaa3921069.jpg)
我素来,偏向借阅散文和短篇小说之类的书籍。偌大的城市书屋,分门别类地辟为天文地理、外国文学、医学卫生类、文史哲学类、艺术人文、军事类、政治、法律等多学科领域的专业书籍,大量的文化典籍和日常生活类实用书本极大地开拓了社区居民的阅读和视野,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欣赏水平。
闲暇之余,我就抽空去书屋走走、逛逛。在一排排书架里寻觅自己中意的书籍,悄悄地躲在一个偏僻的角度里,不出声地翻书、做笔记。城市书屋的设计,依托过去老影院的雏形,从上到下特意保留了五个宽大的阶梯式平台,每一层平台上都贴心的摆上几张实木的小圆桌,摆上一圈舒适的单人沙发供读者看书、休息。书屋北面靠墙的一面透光的巨大玻璃墙,从东到西细心地用隔板划成三个十来平方的空间,摆放一张长桌和舒适的靠背沙发让温和的阳光撒在读者的肩头,手边摊开书本,沉湎在书本给人带来的愉悦和满足中,时光美好,岁月祥和。读书,让人心静,安宁。
一片简单的隔板隔开的独立空间,看似不经心,却让沉浸在文字中的人心情放松,不被外部的世界打扰心神。从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发现,书屋的设计者必定是一酷爱读书的人,更是一个比较注重私密空间的文化人。
书屋的南北方向,两只半人高的空气净化器盘踞两侧,配合着中央空调的运作,随时保持净化空气的效能。
沿着环形的楼梯向上,是社区免费开放的排练厅。二层排练厅一共有两个。从周一到周五,分别是舞蹈课排练,健身课排练,葫芦丝排练,沪剧曲艺排练课,时装表演课,手工艺兴趣班,书画班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最重要的一点,所有的课程都是免费向社区公众开放的,不收钱。
在二楼排练厅参观时,我讶异地发现,被列为奉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纸艺剪纸大师居然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一个心灵手巧的钱姓女子。二楼走廊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张构图拙扑,刻画精致,年味浓郁的传统剪纸刻画。宣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敬老剪纸艺术图刻,宣扬“中国梦”的中国地图剪纸艺术图案,展示“顽童戏鲤鱼”的采莲图刻剪纸艺术……
一把刻刀,一张红纸,一个创意,一颗丹心,勾连不断,镂刻成花,演绎出土味香浓的民间百态,创造出了奉贤乡土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我得知,城市书屋的图书管理员倪女士前后多次得到剪纸艺术比赛奖项时,不禁大吃一惊,我和她认识好几年了,从没听到她聊起会剪纸的绝活。或许,“高手在民间”说的就是倪女士这样低调、内敛的民间艺人?
2006年,青村镇奉贤剪纸被正式列为奉贤区非艺术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2007年列为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过去,我只知道文化中心有一个城市书屋,并不太了解家乡还是奉贤剪纸乡土艺术的文化基地,可见我实在是一个目光短浅,孤陋寡闻的人。通过这次社区活动中心城市图书屋和剪纸非遗文化活动基地的采访,探求,我对脚下的这块土地生出了不一样的感触:原来,我的家乡是一个很有艺术氛围的地方。这让我对家乡的一土一木,重新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探索。也生出了由衷的感佩之心!
想起了一句老话,“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次,对社区文化中心探访,给我上了一课生动的课,课题就是:文化,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值得回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95898/bde21a61a29bf65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