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做事情是为了自己喜欢,还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你做事情是为了自己喜欢,还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作者: 澹泊者的修炼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9-21 18:42 被阅读0次

豆豆三部曲感悟之十一:从芮小丹的思维看什么叫“活出自我”

01 我们都活在别人的眼里

从小,父母要我们做一个好孩子,我们最怕的是让父母失望;在学校,老师要我们做一个好学生,我们最怕的是成绩差被人看不起;到了职场,老板要我们做一个好员工,我们最怕的是被老板骂;成家后,我们要做一个好丈夫(或好妻子),最怕的是老婆说我不会赚钱(或者老公移情别恋)......

如果这些我们都能做到,我们是不是就很开心,人生就很圆满?

今天我们来看看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女主角芮小丹的人生选择。

芮小丹的父母虽然离婚,但是母亲侨居德国,父亲是导演,都是有钱的主,她可以去德国留学读个律师,也可以凭着天姿在老爸的圈子中当个演员,但是她偏偏选择了在国内当一个女刑警。

后来,芮小丹喜欢上了小说的男主丁元英,有一次,丁元英跟芮小丹谈心,这段对话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到底什么是“自我”?

(对话节选)

丁元英脸语调低沉而凝重地说:“我有几句不能跟你讲理也无法给你解释所以然的话,希望你能听进去。关键一句:你应该辞职。请注意,是你应该,而不是我希望。只要你一分钟是警察,你这一分钟就必须要履行警察的天职,你就没有避险的权力。但是,国家机器不缺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应该多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义和通俗的平等意识可以理解的价值。”
......
芮小丹:“你这么严谨的人,怎么今天说了这么过头的话?”
丁元英:“我再重申一遍,我不能跟你讲理,也无法给你解释所以然......因为条件的条件的条件,因为因果的因果的因果,所以就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说过,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
......
芮小丹说:“我是刑警,因为怕死而辞职,我做不到。你不该说出来,你应该知道,拒绝你该是一件多难的事。我相信你的思辨,你是站在你所能把握的条件上判断我的前途,但那是你的,不是我的。如果我不是我自己的,而是你的,那就不是我爱你了,那是你自己爱你自己,也就没有爱了。”

芮小丹最后的这一段话,让丁元英无话可说。我们看到,芮小丹没有活在世人的眼里,哪怕是她的男神,芮小丹的“自我”,就是遵循内心中的意义,而不受其他人的评价干预

02 人生的意义在于有“灵”

那什么才是“意义”,有人一定会想,别跟我扯那些什么高尚的东西,赚钱就是意义!

但是我们想想,假设自己到了生命最后一刻的时候,来回顾这一生的价值,很少会遗憾这辈子赚的钱太少,在那一刻,我们所遗憾的那件事情,或许就是意义。

那么意义到底在哪里?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即把“自我”拆分成身、心、灵 3 个层次,“意义”所在的地方就会清晰起来:

“身”是指身体,保持身体健康,不要让身体受害。好的衣、食、住、行,都对身体有益,所以,有钱,我们的“身”就更容易生存。

“心”是指情绪,我们有各种心理需要。如需要被爱、被认同、有朋友、有安全感、有成就感等等,当这些需要被满足,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喜悦。

“灵”是指精神,泛指思想、观念和意识。“灵”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而且“灵”用语言往往说不清道不明。

我们可以用“必要”、“需要”、“重要”分别对应“身”、“心”,“灵”,我们每天关注的,大都在“身”和“心”两个必要、需要的层次,而很少去思考“灵”这个重要层次。

从生物学角度上看,“身”和“心”任何哺乳动物都有,所有的动物在这方面的感知大同小异,而“灵”依赖于人类发达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其他动物没有发达的前额叶皮层,难以产生思想,也就没有“灵”。

所以,动物的一生都只在满足“身”的必要和“心”的需要,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自己基因的生存繁衍。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在“灵”这一层的修炼,我们与其他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一生可能是白过的,而“灵”才牵涉到“意义”的问题,为“灵”的需要而努力,才是我们作为人的意义。

巴菲特的父亲曾经教给巴菲特一件法宝,叫做“内部计分卡”,就是一个人内心对自我的评价的重要性,要压倒外界对他的评价。所做的任何决定,更多是因为自己有一套价值观和标准,而非从众,这里“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就是“灵”的层面。

“身”是支撑,“心”是满足,“灵”是意义

结论出来了,“身”是支撑,“心”是满足,“灵”是意义,现在我们可以静下来思考,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在服务于身、心、灵的哪一个层次呢?

03 身心灵的脱节,让我们成为工具人

我们从小就被套入各种模式,例如好孩子就是“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学生就是“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优秀”,好员工就是“遵守公司制度,关心公司,加班加点不求回报”,好夫妻就是“恩爱不吵架”......

不知不觉,各种道德、各种标准成了我们的枷锁,一旦违背了这些,我们就要面对各种考核的惩罚,还有各种人的非议,这让我们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挑战。

并不是说那些道德不好,这些道德是经过历史考验才留存下来的思想,大都是优秀的,但是一旦把道德看成硬性要求,道德就只能停留在“心”的层次,我们为了满足别人的评价而疲于奔命,从而失去了对道德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最终,道德无法在“灵”这一层次对我们形成内在的影响力。

逐渐,家庭、学校、职场变成了我们失去“自我”的地方,我们为维护自己的“身”和“心”,得到别人的认可,耗费了所有的精力,再也没有精力去感悟我们的“灵”,我们也因此成为只会埋头做事的工具人。

那么如何做到“灵”的修炼呢?

首先,一个好的“自我”,需要形成身、心、灵 3 个层次相互关联的协调关系。“身”负责我和自己的关系,“心”负责我和他人或事件的关系,“灵”负责我和社会、自然甚至更大的宇宙的关系,几个关系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第二,从思考、感悟“灵”出发。优先满足“身”、“心”的要求,然后才到“灵”,是我们自然形成的习惯,但是由于“身”、“心”的要求永无止境,我们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灵”。所所以,我们要从“灵”的高层出发,感悟并修炼自己的三观,然后再顺着往下关联,来构建起属于我自己协调的身、心、灵体系。

活出自我的芮小丹

如果只从关注身、心出发的“我喜欢”,每个人都差不多,真正的“我喜欢”,来自于从灵出发的意义,希望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能够遵循自己的那个“我喜欢”,做“我喜欢”的事情,活出真正的“自我”。

---END---

相关文章

  • 你做事情是为了自己喜欢,还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豆豆三部曲感悟之十一:从芮小丹的思维看什么叫“活出自我” 01 我们都活在别人的眼里 从小,父母要我们做一个好孩子...

  • 做自己就好

    很多时候, 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却总是为了迎合别人, 而忽略自己了的感受。 别人喜欢的就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吗...

  • 做自己

    很多时候, 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却总是为了迎合别人, 而忽略自己了的感受。 别人喜欢的就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吗...

  • 写作初心

    写作的初心是什么?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喜欢而写?… 我想一开始大家的初心都是一样的,是因为喜欢才...

  • 你努力的样子真好看

    ☽ 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努力?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喜欢的人、或者是为了别人的期...

  • 思考人生

    人的一辈子,会经历很多很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 认可

    我们一直在努力,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当别人认可你的时候,那种心情是很愉悦的,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收获,当...

  • 那些纯粹的心态也开始湮没了

    以前写作,是真的喜欢文字。 现在写作,为了得到别人的点赞,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 那些纯粹的喜欢...

  • Day340

    生活对于我而言,不是为了逃避什么,不是指望从别人那里攫取东西,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在是为了控制谁,以此来填...

  • 不断的学习,拿证都是为了取得别人的认可,但关键还是要对自己认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才是内心最真诚的,最美的部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做事情是为了自己喜欢,还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jr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