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凡人读书读书
史铁生的地坛,每一位跋涉者的神坛

史铁生的地坛,每一位跋涉者的神坛

作者: 凡人思凡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23:43 被阅读23次
史铁生的地坛,每一位跋涉者的神坛

每一个赤手空拳来到这世人的人,都难免遇到挫折坎途。在挫折中,你是一味地消极苦闷,还是战胜痛苦,积极面对,这决定了你之后的路途是越走越难,还是从此柳暗花明。

我在大学毕业初入社会之时,因为在象牙塔中关闭太久,对社会上种种路数都不适应,接连在工作和情感上受挫。因为得过且过,茫然消极地面对挫折,我有好几年时间感觉陷入人生低谷泥潭,不知如何是好,既不能完全地就此泯然众人,又不能决绝地坚持自我,心情上极为抑郁黯淡,常常失眠,捂在被子里压抑而又绝望地痛哭。

在这时候,我读到了史铁生先生的文章《我与地坛》。他那些从真正的苦难中淬炼出来的文字,充满绝地反击的力量和铁汉柔情,既冷酷又美丽,像是天空的星,钢火中的花。

我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渐渐找回了力量,从不愿成长的中蜷缩逃避中,逐渐站起来,直面真实的人生,直至走上正轨。

因为这个机缘,可以说,这是我个人最喜爱的文章,史铁生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

史铁生原为一普通的下乡知青,在正值青春的二十岁出头,突然双腿残疾,三十岁后又患上严重的肾病。在疾病缠身之际,他走上了写作之路。他曾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写于他双腿瘫痪十五年之后。这是一篇长篇哲理抒情散文,全文共七小节,12000余字,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彳亍于北京地坛公园,所思索的关于人生意义的思想结晶。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地坛的所见、所思、所想,深刻地抒发了在遭遇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后,对心灵的探索、生命的诘问和人生的感悟,既充满从苦难中淬炼出的深刻哲理,又用诗一般的语言饱满地传达了对生命之美敏感而细腻的热爱之情既催人泪下,又鼓舞心灵。

这篇文章于我而言,是人生圣经,是福音书,是棒喝,是偈语,是启示录,是座右铭,是摸索黑夜时的心灵明灯,是渡过挫折时的人生拐杖。它胜过世面上一切流行的花样鸡汤。

由于这篇散文如诗歌般朗朗上口的韵律,丰富的意象,磅礴的排比,优美的文字,我特别喜欢诵读这篇文章,不管是大声朗读,还是心中默诵,它都让我从身到心,充满神启般的颤栗,如雪落大地,如月照山岗,如风拂大江,可以明心见性,拨云见日。

这不仅是北京的地坛,也不仅是史铁生老师的地坛,而是他用智慧参透苦难打造的一座神坛,为每一位在人世间艰难跋涉的人指引方向。

单独从遣词造句上讲,史铁生的文章也是完美运用中文写作的典范,短句留白,长句铺排,韵律节奏琅琅上口,意象密集如漫天星光花语,但思辩深邃如一线阳光直透云宵海底,非常值得阅读,也非常值得写作者学习。

我的建议是反复读,重复读,诵读,默读,走着,坐着,躺着,随时都可以读,比金刚经心经一切经更多般若更多波罗蜜。

史铁生的地坛,每一位跋涉者的神坛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

在第一节中,作者描写了自己与地坛相遇的缘分,说的是十五年前,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在人生最痛苦的当头,他无意中走进地坛。在这个幽静的公园里,整整十五年中,他一边游荡,一边开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最后他想明白,“为什么而生”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人不需要思考“要不要死“和”为什么而活”的问题,而应该思考的是“怎样生活才有意义”。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在第二节中,作者回忆起母亲对他的包容与牵挂,追悔当年沉溺于痛苦,对母亲的忽略与冷淡,在母亲去世后才明白”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并激起了自己坚强生活的意志。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在第三节中,作者用一段诗歌般的语言,极尽铺排之能事,以地坛四季对应生老病死,描摹了四种对生命的体验。描绘了对地坛动人的感受,这个让他思索出生命意义的地方,对他来说就像是知音,又像是恩人。

我甚至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在第四节中,作者述说了十五年来他在公园中遇到的一些人,一对白头偕老的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一位女工程师、一位被时代埋没却永不放弃的长跑运动员,这些默默生活的平凡人默默鼓励着作者,向他提示生命的真谛。

第五节中,作者描述了在园中见到的一个漂亮却弱智的小女孩,她天真无知,他人却对她的不幸嘲笑戏弄。他从世人的对不幸的不同情,推论出不幸和苦难的降临之所以降临,全是为了衬托幸运的存在,通过将苦难崇高化为拯救人类的受难者形象,而将自己从对苦难的艾怨中解脱出来。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第六节中,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发问,追问了自己为什么要写作的问题,最后弄明白“写作就是为了活下去”,也就是为了解决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最后一句“这是你的罪孽,也是你的福祉”,表达了也许自己这所以遭受这突来的苦难,就是为了成全写作这个福祉,这样一个虽然苦涩但又自我肯定的领悟。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第七节中,在全文最后一节,作者再次以诗歌的语言,通达的态度,总结了十五年来思索出来的关于生命的意义: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每一个人都是“我”,“我”也是每一个人,一个个生生不息的生命才延续了这个大千世界,至于个人的生死,大可不必过于计较。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通过这个思考,作者带领你,带领我,以及所有有缘相遇的读者,走过一段从绝望到希望的过程,完成一次心灵的长途跋涉,从放弃小我的苦痛执着,升华到无我的放下与彻悟。

这不仅是史铁生的地坛,也是他送给每一个迷茫者的神坛——生活投我以痛,我却报之以吻。


《我与地坛》史铁生

相关文章

  • 史铁生的地坛,每一位跋涉者的神坛

    每一个赤手空拳来到这世人的人,都难免遇到挫折坎途。在挫折中,你是一味地消极苦闷,还是战胜痛苦,积极面对,这决定了你...

  • 我与地坛

    地坛还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但我所说的不是史铁生与地坛,而是我与地坛的邂逅。今天去雍和宫附近办事,吃过午饭,距离火车...

  • 史铁生的地坛

    曾经非常喜欢文学,虽然一直没有写作。 读到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印象非常深刻,因此对地坛也充满了向往。 这次陪老...

  • 北京培训

    曾慕名而往的天坛,史铁生笔下的地坛, 早上的老师又提到了日坛和月坛, 惊讶于北京竟然有这么多神坛, 转念一想,这意...

  • 01《我与地坛》结构分析及片段仿写

    《我与地坛》一 ——史铁生 主题: 通过描写地坛与我家很近,自小我就去地坛里玩耍,瘫痪后更是与地坛形影不离,地坛的...

  • 地坛随想

    (一) 地坛公园在北京并不是一个热门景点,我去地坛是因为史铁生,一个让我感动的作家。 地坛和史铁生有着非同寻常的缘...

  • 2018-04-14

    突然想起史铁生的《我和地坛》,想起史铁生的母亲每一次在史铁生摇着轮椅驶向地坛,便一路不动声色的跟随,即使是看着史铁...

  • 20191015《游北京地坛有感》S079

    像我们这一代文青,对北京地坛的直观感受大都来自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地坛公园离我住的很近,要去那儿亲见一下史铁生...

  • 史铁生和他的地坛

    地坛,在北京公园和景点中,应该排不上名号。诺大的地图,如果不是特意搜索,估计它还是和当年与史铁生相遇的时候一样,安...

  • 史铁生的地坛和我

    这本书是一气呵成读完的,里边有励志助读的成份,更多的是因生活在北京这个城市,很多场景有感同身受的浓烈情感。 书里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铁生的地坛,每一位跋涉者的神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li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