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进行了一场理论辩论,最终推动了我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后人称之为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悖论(EPR悖论),它成为两位科学巨人之间激烈争论的理论战场。[插图]该思想实验观察一对光子的行为,光子是组成光的微小粒子。当一对光子出现在同一位置和同一瞬间时,它们就会纠缠在一起并体验所谓的共享状态。成对的光子具有相反方向的自旋。例如,如果粒子A顺时针旋转,则粒子B必然逆时针旋转。爱因斯坦和玻尔辩论的核心围绕着如果将粒子分开超远的距离——比如相隔一半宇宙那么远——那么粒子A改变自旋方向时,会发生什么。两位物理学家都认为粒子B必然会相应地改变它的方向。但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发生呢?爱因斯坦认为,一个光子向另一个光子传递信号所需的时间,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用光速定律来计算。而玻尔则大胆预测,光子之间无须传递信号,因此,在它们分别改变自旋方向之前,不会发生时间流逝。他声称,因为两个光子继续在纠缠的状态下存在,所以无论彼此之间有多远,它们仍是不可分割的。用科学来解释,这种超距离的纠缠被称为非定域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