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师兄的会计学学习笔记(一)总论

大师兄的会计学学习笔记(一)总论

作者: superkmi | 来源:发表于2023-12-09 11:37 被阅读0次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1. 会计的概念
  •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具体表现:
  • 会计属于经济管理范畴;
  • 其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 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企业会计工作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拖责任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 基本特征
  •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算单位
  •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 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1. 会计的对象
  •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得经济互动都是会计对象。
  •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称为价值运动经济运动
1.1 资金的投入
  • 所有者投入
  • 债权人投入
1.2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 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 购材料、提折旧、发工资、销售等等
1.3 资金的退出
  • 偿还负债
  • 上缴税金
  •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2. 会计目标
  •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为:
  •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 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三、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1. 会计的职能
  •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 会计具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
1.1 会计核算
  • 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 特点:
  •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1.2 会计监督
  • 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审查。
  • 特点:
  • 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 会计监督包括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三个方面的监督审查。
1.3 拓展职能
  • 预测经济前景
  • 参与经营决策
  • 评价经营业绩
2. 会计核算方法
  •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2.1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目
  • 复式记账
  • 登记会计账薄
  • 成本计算
  • 财产清查
  •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2 会计循环
  •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 内容:
  •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
2.3 会计核算方法
  •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四、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1. 会计基本假设
  •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1 会计主体
  •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凡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主体。
1.2 持续经营
  •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回大规模削减业务。
1.3 会计分期
  •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阅读,均按公里起讫日期确定。
1.4 货币计量
  •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 我国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 会计基础
  •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2.1 权责发生制
  •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是一种会计基础。
  • 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 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
2.2 收付实现制
  •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炫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 目前,我国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 凡是本期收到收入和支付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 反之,凡是本期未收到的收入和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1.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师兄的会计学学习笔记(一)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qj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