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问到现在这个时候,《刷子李》大家上过吗?
学生:上过了。
老师:当时学的怎么样?
学生:很好。
老师:好在哪里?今天来到这里,你感觉会学的怎么样?
学生:更好。
老师:请坐。既然你已经学过了,我就考考你,各位同学,请问刷子里是什么人?要求每个学生就讲一个点,不能重复。
学生:刷子李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定性)
学生:粉刷匠。(职业)
学生:刷子里很自信。(态度)
学生:如果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根据课文内容。)
老师:讲的多有一个技巧,就是翻开书来看,翻开书至少能讲十种。
学生:技高人胆大的人。
学生:特别讲规矩的人。
学生:在刷墙界首屈一指的人。
老师:什么叫首屈一指?
学生:解释,大概这个样子,学生比手势,老师比手势。是这个样子,还是这个样子?(竖大拇指或食指。)
老师:请刚才说首屈一指的同学说一说应该是哪一种手势?学生说都可以。
老师:该第八种啦。
学生:派头十足的人。
老师:什么叫派头十足呢?生回答不上来,给你一个机会,环看全场,看一看怎样去解释“派头十足”?
学生:气场很大。
老师:什么是气场?
学生:身上的气质。
学生:氛围好。
老师:完全错误,看看我什么都明白了,学霸介绍一下,什么叫派头十足,什么是气场?
学生:名气很大。
老师:正确。
学生:刷墙时必穿一身黑。
老师:你说的这是刷子里的什么?
学生:是他的着装很特别。
老师:接着说。
学生:刷子李,刷墙特别有节奏。
老师:娴熟。娴熟和高超的差别在哪里?
学生:娴熟是熟练,高超是技艺高。
学生:解释娴熟与高超的意思。
老师:用手势法来借解释娴熟和高超。
老师:还有没有回答刷子李是什么人?
学生:令人敬仰。
老师:这么说到了神的地步,刷子李是一个正常人吗?那这样吧,我们现在读课文,看看课文怎么写。
要求:读正确,声音不拖拉。
老师:100分,可见刷子里具有?
学生:高超的技艺。
老师:哪些句子就让你感觉技艺高超?先读一句。说说你是怎样体会他的技艺高超的?
学生:黑白是个对比色,白点滴到黑色衣服上特别明显。
老师:对人物的哪方面描写?
学生:衣着。
老师:认可的请举手。
老师:高超技艺必须写到人物的衣着,对还是不对?
学生:对。
学生:不对。
老师:高超的技艺,必须写人物的衣着?我们今天学这篇文章,目的不是学会《刷子李》这么简单,而是去学习如何描写技艺高超的人,认可不认可?
学生:认可。
老师:认可的请举手。如果要写一个上课技艺特别高超的老师,你觉得对于他的衣着什么颜色比较合适?
学生:黑色。
老师:当老师穿一身黑的时候,你觉得和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学生:大师级别,教学有方。
老师:以后凡是上你们班的课的老师,期待他穿什么颜色?结论:黑色。支持这个结论的请举手。上完课,穿黑色的衣服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今后我们描写人物到底让他穿什么呢?你认为写老师技艺高超,穿什么颜色?
学生:什么颜色都可以。
老师:为什么?
学生:技艺高超,跟颜色没有什么关系。
老师:为什么刷墙穿黑色?
学生:因为刷的墙是白色。
老师:技艺高超和衣服色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秘密?总结发言的时刻到了。学生:跟职业有关。
老师:是的,刷子里穿黑色,因为他刷的是白墙,职业和颜色进行对比。比如老师穿什么颜色。
学生:什么颜色都可以。
老师:款式上呢?
学生:什么款式都可以。
老师:谁还说?
学生:大方的。
老师指名读第二句。
学生:他要是刷好一间屋子……升仙一般。
老师:喜欢这句话的都过来。问,这句话中的神仙指的是谁?
学生:刷子李。
学生:房间的主人。
老师:也就是刷子里的客户成仙了,对不对?客户成仙,给了刷子李几星好评?
学生:五星。
老师:你们都淘宝过吧?如果淘宝肯定先看客户的评价,客户的评价说明什么?
学生:一个人好,不是自己说的,而是别人说的。
老师:掌声鼓励。所以我们写一个人技艺高超,可以怎么写?
学生:从写别人的表现。
老师:如果写老师技艺高超,应该怎么写?何老师上课太棒了,从客户方面说起。
学生:每个学生考的都很好。
学生:每个学生爱听讲。
老师:我要启发了,何老师上课太棒了,那个平时讨厌上课的小a同学……
学生回答。
老师:何老师上课太棒了,就连调皮的小b同学……
学生:这次上课认真听。
老师:以往上课做四次小动作。
学生:这次做一次小动作。
老师:我的同桌是个捣蛋鬼。
学生:这节课学生安安生生,一个小动作都不做。
学生:不说话也不理我。
老师:加一句。
学生:平时不发言,今天特别爱发言。
老师:终极pk。我们的班长以往特别挑剔,一般老师上课他要维持纪律都没得听,可这一回,班长是这样上课的。
学生:班长这回听得全神贯注。
学生:班长跟老师互动。
老师:接着你读这一句。
学生:别不信,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要钱。
老师:读懂这一句的赶紧说。
学生:他觉得自己艺高人胆大,自信。老师:所以特别有才,特别有自信的人才,敢给自己立下什么。
学生:规矩。
老师:这叫难为自己,立下规矩。你觉得何老师会立下什么规矩?
学生:只要我讲的听不懂,白听不要钱。
老师:我说的是上课规矩。
学生:只要学生没听懂再讲一遍。
老师:掌声鼓励。这是个规矩,关爱每个学生还有吗?跟着我重复一句话叫艺高人胆大,最后一句全班一起读。老师:单独分享,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开门见山,总起句,刷子里的职业。
老师:标准的考试答题。
老师:理解句子的方法。
老师:理解句子的方法。读这一句: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学生读。
老师:有一个词,特别关键是哪个?
学生:专干。
老师:第一找关键词,第二解释关键词。专干是什么意思?
学生:专门干一件事情。
老师:第二步是什么?解释关键词。第三步,反过来想一想,专干的反义词是什么?
学生:兼职。
老师:倘若他是兼职,那么会是什么效果?
学生:每一行都会,每一行都不精通。老师:鼓励。最后一步把专干放入文中,因为他是专干说下去……
学生:所以他的技艺很高超。
老师:掌声鼓励。很普通的一句话,我们分四步理解:第一步找关键词;第二步解释关键词;第三步反过来想一想;第四步,放入文中。
老师:我们写一个人,可以直接描写根据人物的什么?
学生:动作、语言,还可以写心理、外貌。
老师:冯骥才是这样写的,我请同学来朗读。“可刷子里一举刷子……”
老师:我们接下来看一看他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争取每个人都发言。刷子里如何刷浆的?
老师:只见师傅的手臂……
学生: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老师:这个动作你能做一下吗?你学过舞蹈吗?这八个字按照舞蹈的感觉应该是什么节奏?
学生:悠然本来悠然摆去。
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半句。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又读。
老师:除了写动作,还写什么?
学生:刷墙的效果。
老师:最后一句请读。
学生:刷过去的墙面……屏障。
老师:读太棒了,屏障怎样打开?
学生:平平整整。
老师:好像按着按钮就打开了。如果我手中有中国画轴,请看。老师用手势,做出来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老师:咱们再来读一遍,又读一遍。
老师:还写了什么?
学生:刷浆的声音。
老师:声音最难读,那长长的毛刷。
学生:……极是好听。
老师:谁能利用长句把他的声音读出来,谁是朗读高手?女生
老师:挑一个男生,你俩对抗。
读后,老师指导。啪(清脆且短)师棒极了,全班同学读出120分的感觉,老师:可刷子李一举刷子……
学生:屏障。
老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本节课,看清楚单元目标:
老师: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是直接描写,还可以用什么描写?
学生:侧面描写。选取一个事例场景。老师:什么叫场景?
学生:场面是什么样子?举例:环境,氛围,画面。刷子李刷墙有画面感。
老师:如果有对比,刷子李技艺高超,找什么人比较合适?
学生老师用手势比找的人的水平高低。
老师:这是本课中冯骥才给刷子里的三句评价,齐读。行外的行内的……
老师:好奇怪,有人说这三句话算是对刷子李的好评吗?认为是好评的请举右手,不是好评的,请举左手。
老师:你是什么票,你很孤独。你们的任务就是来说服他。第一句,谁来说服他,是好评吗?
学生:传说,像神一样流传的,不是真的,有可能是假。
老师:传说中的人物,你读过的课本中有谁是传说中的人物?学生举例,夸父,女娲。
老师:这些人都是真的还是假的?
学生:假的。
老师:刷子李呢?
学生:真的。
老师:刷子李是真的。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却像传说般的存在,是好评吗?你说下去。
学生:是好评老师,为什么学生不知道学生传说中得人物很厉害?
老师:于是刷子里很厉害,技艺高到什么程度?
学生:巅峰。
老师:齐读第2句,生读。
老师:我相信这句话自己能说。
学生:也不一定全信。
学生:有质疑。
老师:这怎么体现技艺高呢?
学生:不要钱。
老师:高到让人半信半疑,这不是好评?
学生:是。
老师:这种回答你用什么方法?
学生:联系上下文。
老师:联系上文。第三句你认可吗?
学生:行内也不服气。
老师: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学生:嫉妒。
老师:网络上有一句话羡慕嫉妒恨,演绎一下,谁愿意和我配合。
现在我们在茶馆里聊天,聊的都是刷子李:
老师:哎呦,您来了,您干这一行几年了?
学生:一年了。
老师:哎呦,您来了,您干这行几年了?
学生:无限期。
老师:哎呦,您来了,您干这一行几年了?
学生:起码也有五年了。
老师:您干这行几年了?
学生:二十多年了。
老师:您怎么来了,不是不干了吗?
学生:我又干起来了。
老师:您老也来了,您干这行几年了?学生:二十多年了。
老师:您怎么来了?不是不干了吗?
学生:我又干起来了。
老师:您老也来了八十多了,干这一行多少年了?
学生:六十多年了。
老师:咱这一行来了,一个姓李的家伙特别牛,你信不信?
学生:不信。
学生:谁信呀?
学生:肯定是假的。
老师:听说刷墙时穿一身黑衣,身上一个白点都没有。
学生:这可能是传谣吧。
学生:肯定有问题吧。
老师:信不信?我听接访王大妈说,请她去刷过墙刷完墙,王大娃说,哇,我成仙了。街坊李大妈也是这样说的。
老师:您控制这行都六十多年了,该怎么办呢?
学生:把他开除了。
老师:同意把刷子里开除吗?
学生:同意。
老师:我们多么嫉妒他呀,我们把这三句话读一读。
老师:这就是本文作者冯骥才刚才三句评价,那么简短,冯老这样说的:我非常考究,文字绝不是一写一大片,修改的遍数最多。莫言先生是这样评价他的,冯老的《俗世奇人》着墨不多,让人过目不忘,值得在三拜读。
好了,写人物的方法读:
学生: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描写。
老师:学到现在你觉得人世间真有刷子里吗?有的请举手。
又出现两个人没有举手。你们谁支持他,可是有人支持他,作家支持他。如果你没有传奇的东西,别人也不会传问,传奇是真还是假?
学生:假的。
学生:真的。
老师,那么刷子里是真还是假?
学生:假的。
学生:真的。
老师:问题来了。虚构必须以真实作基础,以生活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虚构就没有条件,于是问:虚构是真还是假?
学生:有真有假,半真半假,真真假假……
老师:那么虚构,有的是真,有的是假,真中带着假,假装带的真。《红楼梦》当中有一句话,假若真时,真亦假。如何虚构,如果情节中有真有假,哪些情节是虚构的?
学生:徒弟可能是假的。
老师:哪些地方感觉这是假的?曹小三,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字?
学生:家中排名老三。
老师:还有可能是假的?
学生:身上的白点,白刷,不要钱。
老师:文中的结尾部分有一个地方极其假。
学生:烫了一个小洞,小三以为是白点。
老师:通过这节课,我们要明白怎么写一个技艺高超的人,明白吗?一身黑,很对于未来我写技艺高超的人有什么启发?
学生:颜色的对比。
老师:特殊的服饰?
学生: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
老师:假如你要写一个上课特别厉害的体育老师,要对外貌进行描写?
学生:写很强壮。
老师:这身材。
学生:写运动服,运动鞋。
老师,文中虚构人物曹小三,有什么作用?
学生:推动故事情节。
学生:衬托刷子里的技术高超。
老师:如果没有曹小三,我们会看到刷子李刷墙的样子吗?关键问题来了,曹小三的眼睛其实是谁的眼睛?
学生:读者的眼睛。
老师:为什么?
学生:曹小三目睹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老师:曹小三是刷子李高超技艺的什么人?
学生:见证人。
老师:未来我们写技艺高超的人要不要不要找一个见证人?
学生:要。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样才能突出技艺高超。
学生:更清楚,更明白。
学生:是读者的眼睛,真实的感受。
老师:最难说的是小破洞。集全班的智慧。
学生:如果没有小破洞就没有后来的故事。
学生:有小破洞,才显得故事一波三折。
老师:哪个学生来画一画,一波三折。这颗心,代表我们阅读刷子里的起点在这儿,黑衣裳没有一个白点心怎样走,当我们听说顾客都升仙了,往哪走?可是当我们看到他裤腿上有个白点,我们的心去了哪里,只落到这里?文中说,师傅的形象轰然倒塌。这个时候刷子李这样解释小三你看清楚了,这是烟烫的小洞,于是我们的心升腾到哪里去了?
这是我们阅读的心电图,这就是我们传说中的神秘人。这时我们明白,小破洞必然安排在最后,制造出一波三折的感觉。
自由自在的神秘人,想看谁就看谁,想写谁就写谁,这个就是神秘人。今天我们的目标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是: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描写。
新学的方法是:情节的虚构。
推荐阅读:《俗世奇人》
结束: 看传奇故事
赏民俗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