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百嗅,食不知味,这是这次感冒我最大的感觉。今天终于退烧,脑子一片懵地接到了老板的电话,审问我的工作进度,可是大脑一片空白。
走了一身汗,当然很可能是盗汗,然后进入狭小的空调房工作,再出来时身上已然漆着一层冷汗,又慢慢地被夕阳的余晖烤干。
走在夕阳下,紫荆花满枝头,沉甸甸的却依然力挺。光辉撒在草丛里,可我没有再仔细看它——我不知道我以后还能不能写出细致入微的文字,还能不能捕捉灵动跳跃的情感。
终究还是像《花束般的恋爱》的主人公一样,从那个看一本书都感动流泪的少年,能体会最敏感而深刻的情感的少年,把日常用书籍和电影装饰成诗意的花束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被工作所逼的无聊而愤怒的大人。
可是,我还是要改变啊。我必须要改变,是终究要改变的。为了生存,更为了生活——一个有尊严不自卑的经济基础,才能支撑起风花雪月的上层建筑。
或许,该逼自己远离那些文艺的旧时光了。走出舒适区,直面问题,你也需要有钝感力地活着!如果说,同一时间内自己终究不能兼顾学业与生活,那可以分成几年分别兼顾好了。
偶然看到一句话说人的22岁是智商巅峰,突然有点后悔没有把前半段好好利用。也终于懂得为什么王小波把21岁定为黄金时代,因为很多很多人,都会在22岁,亲手埋葬了自己吧。
最后借余华老师这一段话作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