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朋友们:上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自己的关系。
有人说,所有的烦恼皆来源于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处于关系之中。
与人,与物,与当下,与未来…
我们说人一生下来只能说是一个“动物人”,经过人际互动,成为“社会人”。许又新教授这样说:心理和人格之健康成长取决于良好的人际互动,而心理和人格之各种障碍是不良的人际互动作用的结果。
他还说,所有精神障碍都表现有人际关系障碍。
对,人际关系,就是与人的关系。有三种:与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而与自己的关系是其他两种关系的本源和开端。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看二个例子:
乖乖女孩,17岁那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一所重点高中,开学半年接连两次考试成绩下分别从入学时班级排名第2分别到了16、32,开始紧张、失措,表现为上课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绪纷纭、怀疑自己智商低,找不到原来学习的感觉…,是不是与自己的关系出了问题?正值青春期,角色混乱,此时如果家长学校接纳恰当应对合适,女孩会在挫折中继续成长,然而……
父母领着女儿,辗转多家医疗机构看病诊断治疗,甚至去专门治疗厌学机构化掉十万元封闭学习三个月…一年半过去了,女孩越发回不了学校,情绪越来越极端、摔东西、砸电视,让妈妈去死,让爸爸滚,肢体冲突频频发生,以至于不能共处,与分居两处……,这是与他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女孩怀疑自己是精神分裂、偏执型人格障碍,说姥姥舅舅、姨妈等的各种不是、出租车司机不讲诚信多收费、同学躲着自己、逼着父母改变,怎么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不难看出,这一切的发生源于与自己的关系出了问题。
因为我们不是与他人打交道,而是与他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打交道。
第二个例子:《廊桥遗梦》里女主角跟男主角说:我的婚姻里没有我少女时代的梦…我们每个人都有梦,可是婚姻不是实现梦想的地方。
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婚姻出问题,是将别人当成了自己,即以自我为中心;要解决问题都就得将自己当成别人,即换位思考;能否做到换位思考取决于能否将自己当自己,做到自尊;将别人当别人,保持边界。
这里说的也还是与自己的关系。
因此,亲爱的,外面真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心中若有阳光,世界就不会黑暗;心中若有希望,世界就不会绝望;若是义无反顾地向前,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