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应老师要求在月底前完成初稿,于是重新翻看《马尔多罗之歌》。下午想起自己为什么会知道洛特雷阿蒙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他的文字,为什么会选他作为论文的选题。
“重新发现和评定洛特雷阿蒙的文学史价值”,这个题目实在有些狂妄。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去过多地了解他,不知他生平趣事,只是单单知道洛特雷阿蒙这个名字,是位短命而疯狂的法国诗人,唯一的著作《马尔多罗之歌》处处充斥着罪恶,用尽各种各样的荒诞手法描写丑陋的人类。我甚至没有真正看完过这本书——尽管反反复复看了无数遍。
除此之外,国内对他的研究少之又少,意味着我能参考的资料同样少之又少。那何以对这么一个陌生的存在产生兴趣呢?下午借了书后,在图书馆重新开始翻阅。第一句,是对读者的忠告:
“愿大胆的、一时变得和这本读物一样凶猛的读者不迷失方向,找到偏僻的险路,穿过荒凉的沼泽——这些阴森的、浸透毒汁的篇章;因为,如果他在阅读中疑神疑鬼,逻辑不严密,思想不集中,书中散发的致命烟雾就会遮蔽他的灵魂。”
正是这一句,正是这第一句,几年前偶然在亚马逊看到一个人用极少的文字提及了这样一个冷门作家,似乎是对别家的转载。那时恰好书荒,出于好奇,用那寥寥的文字去搜索“洛特雷阿蒙”,之后便下载了电子版。我试着尽快浏览一遍以确定值不值得细读,可当我看到第一句时,心灵即刻受到某种触动。不是触动,是从未体验过的震撼。///也不敢买纸质书——书架毕竟是比较温和的。如果导师允许,我也有意把这段话作为整篇论文的起始。
大概是前年开学时,朋友圈兴起过一股晒书热潮,列出十本你最喜欢的书,然后@几个好友。当时我私下也列过这样一个排行榜,从一到十仔细排了很久后,发现那时对我具有重构意义的阿多尼斯,他的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至多排在第二。让《马尔多罗之歌》夺得头魁,几乎没有犹豫过。
所以这是何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