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是在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的过程中度过的。
临近小升初毕业考试,学生越来越浮躁,加之学生无法看到自己的提升点,自然也失去了信心。看到学生的状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知道自己这么着急是没有用的,于是给学生不断做心理建设,可效果甚微。后来我仔细想想,学生之所以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无非就是在学习上没有看到自己的潜力,于是我周五的时候进行了一次模拟测试。这次的测试特别简单,学生能够透过这次的考试获得一些信心。没想到,这个办法确实获得了效果,学生的状态明显提升,自己对于学习有了信心,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
这一周,仍旧坚持输入与输出。
这一周,看完了两本书。一本是《学生问题与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林志超老师。之前看过林老师的《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的36记》,这本书继续贯彻着林老师书籍的风格。结构很是清晰,同时用词相当精准,很适合用来学习、模仿写论文。这本书中,林老师以预防学生问题为主,讲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读来很受启发。第二本是洛克的《教育漫话》,这本书虽然年迈久远,但是对于育儿与教育学生来说很有帮助。洛克在这本书中,不仅仅讲述了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还讲述了具体的做法,我感觉整体很有收获。
这一周,也是持续输出。这周,写了9100字,主要完成张军霞老师写作班的作业,还自己进行了两次练笔。同样写了几篇自以为满意的教育叙事,这些叙事源自于与学生的日常沟通,同时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是一次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一周,开始读报纸,读报纸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好文章的特点。透过读报,我也发现了自己写作中呈现的问题,在不断地阅读中,我开始产生读者意识。
这一周,开始向张老师学习如何写教育叙事。张老师是草根教师,他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同时张老师还有情怀,带领着全国教育写作共同体的老师走上了专业写作之路,张老师组稿帮助人了不少老师发表文章,而我就是收益的那一个。今年,这是我第二次投资自己的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觉得,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也能够透过不断的学习获得一次又一次内心深处的丰盈,从来提升自己的认同,最终获得成长。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中,愈发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最终带领着学生不断成长。
这一周,去看了妹妹三次。她住在月子中心里,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我和母亲都特别放心。
马上就到了第十九周,再坚持两周,我的第三个毕业班就要毕业。内心更多的是开心,希望学生在最后两周都能够突破自己,获得最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