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读的内容是《这样读书就够了》第六章: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p166
知识管理,尤其是碎片化时代的知识管理,重点不是对承载知识的文档和文章进行管理,而是对加工知识的大脑进行管理。
自从有了搜索引擎,我们想要的资料搜索一下就能出现,所以对知识进行整理不再是我们知识管理的重点,而把这些每天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海量知识进行整合和加工,变成自己思维模式的一部分才是新时代知识管理的核心要义。
p168
知识管理有两大分支:学院派的知识管理和实践派的知识管理。学院派的知识管理对应学院式学习,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用更多,更好,更清晰,更系统和更易提取的知识指导科研,梳理框架,撰写论文;实践派的知识管理对应成人学习,以促进应用,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为目标,企业,军队等大型组织对其更为关注。
在成年人的学习中,我们既经历过学生时代,受过学院派知识管理的洗礼,又参加了工作,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经历实践派的知识管理冲刷。所以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应该把两者割裂开来,而应该打组合拳。
p176
看书一定比看手机更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吗?如果学习者缺乏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那看书和看手机都没有多大益处。书中信息确实比网络信息更加体系化,但书上的体系和自己的体系不是一回事。既然如此,那么人们所认为的多花时间看书,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如同多吃猪脑可以补脑的说法,是典型的想当然,你以为用更精密的方法,比如列索引,写大纲,看书,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这就如同依靠吃保健品来维持健康,也许有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的健康之路只有一条:自己锻炼。
这是典型的学院派式的学习,以前我也有过这种偏见,觉得看书很高级,看手机学习就很low。曾经看过彭小六的一篇文章,他推荐一本关于新媒体方面的书,于是我就去买来看,这是一本大学传媒专业用的教材,我从头看到尾,当时觉得书写的的确很有体系,但现在能记住的只有一个概念:知识茧房。其它都已经忘光光了。
p173
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通过阅读得来的信息,在两周后的记忆留存率约为10%,你能用1/10的拼图拼出图形框架吗?不可能。
我看书的速度比较慢,一本二三百页左右的书籍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我这样的普通人,如果不是想专门研究一个领域,而只是想涉猎一下某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投入产出是不成正比的。书中的体系是很全面,但并不是我们自己的体系。有这样的时间,还不如从微信上多去刷几篇关于教育,育儿和英语方面的文章呢。
也许是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我猜大多数受过正规教育的人都有这个毛病,比较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并乐此不疲。但时间长了,发现效果并不好。
这本书非常明确的提出,成年人读书,不是为了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添砖加瓦,用书本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进行联想,最后要用到实际中去。这样的读书方法实际上避开了时间碎片化的问题。哪怕只有五分钟,读了一小段,也可以反复琢磨,用到实际中去,就有收获。一本书哪怕有一点启发,这也就够了。我想这是本书命名为《这样读书就够了》的缘由。
p169
知识管理,第一个阶段对应王夫人的境界,收藏很多文档,音频,视频,并分门别类,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在我的学生时代和参加工作后的两三年里,大概就是这种状态。那时候特别喜欢剪刀+浆糊,会把报纸上许多我觉得好的文章剪下来,很认真的粘在笔记本上,然后就再也不会看了,可能我只是很享受整理的那种感觉吧。
第二个阶段对应王语嫣的境界,知道要联系经验,要加工梳理,要在应用中学习,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自从2015年开始接触一些实用类书籍后,就开始知道要把知识学以致用,把许多文学类书籍进行了断舍离,开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三个阶段对应张三丰的境界,通过输出来升级表达,成为专家,变现知识,同时增长自我智慧,解决复杂问题,促进他人成长。
从2016年开始,我开始断断续续地在简书上写文章,通过输出来整理自己的想法。每写一篇文章,不管别人能从我的文章中得到些什么,至少是一次对自己知识的梳理,写的文章越来越多,自己脑中的知识慢慢地可以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越来越成体系了。现在看许多事情,会通过表面去分析事情的本质。
为什么同一本书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同一本书,有的人感觉很好,收获很大,有的人感觉一般般,没什么特殊之处。其中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反思的深度不同,反思越多的人,越能够将理论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获得共鸣,同时可以进一步用理论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至少不要重蹈覆辙。读书,本质上就是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
边读边反思是进步的关键。
读书就像品茶一样,越品才越有滋味。当然前提是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值得用心去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