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代传承,家庭教育

历代传承,家庭教育

作者: WXJ水晶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24-09-04 16:18 被阅读0次

读《党员干部好家风》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历代传承,家庭教育(2024、9、5)

历代传承,家庭教育

中国家庭家训、家风教育源远流长,最早家训来自于公元前5世纪的《尚书》,其中《无逸》一文,为中国有史以来家训之首。“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主要表达了禁止荒淫、奢靡、不要贪图安逸生活的思想。

两汉时期,产生了专门教导女子的训诫。强调女德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弥补女性教育的缺失,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三国时期,家风家训盛行。诸葛亮的《诫子书》阐述如何立志,成就君子人格。

诸葛亮写下了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志当存高远”“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

魏晋时期家庭教育理论出现了系统、成熟的态势。家庭教育也不在局限于一家一户的上下传授,出现家馆、学馆这样的家庭教育机构。

唐代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繁荣的一个重要阶段,家庭教育中已积累其极为丰富的正面和反面教训,在形式上,方法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两宋时期,家庭教育理论达到繁荣。有影响,有系统的家训共有25部,如司马光的《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及陆游的《陆游家训》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明朝时期,家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的早期结合,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发展和特点,循序渐进,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主张适应儿童特点,启发、诱导,认为儿童教育应循序渐进,学贵有恒。应根据儿童不同阶段

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又不致造成欲速不达、拔苗助长的后果。

明末清初之际,有明入清的移民深怀对明代故国的依恋,坚持不仕新朝,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子孙的气节,傅山家训、顾炎武家训和王夫子家训都有体现,认为清白和气节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

清代上到皇室下到官员、名儒都十分重视子女的自立教育,提出了子女应当耕读为本,重在自食其力。子女应该掌握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能,在技艺中,农夫耕种和读书人读书被看作是根本之务。

左宗棠教育子女读书要做到目到、口到、心到。

清代家庭教育中更加重视子女的品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品德是为了保证以后能有幸福安宁的生活,在家训中比较重视培养的品格是真诚、仁爱、平和。

相关文章

  • 【孟母堂】在爱中学习如何爱

    “干的越多,经历的越多, 成长就越快! 在干中学习,在传承孟母文化中学习传承,在家庭教育中学习家庭教育,在爱中学习...

  • 简快《与父母的关系》第一天分享:

    下午体验课分享 1.传承历代父母法练习:当我的上一辈把传承的使命传承到我这一辈时,我突然有些紧张,有些压力,浑身发...

  • 有为青年 | 蓝田80后作家柳育龙编撰家谱

    “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家谱撰修和传承。我常常在想,一个家族在历史更迭、大起大落之际,为什么有人撰修家谱并传承下去?直到...

  • 传承的是丹心、正气,是心

    一群王瑞波老师的分享: 传承文化,传承的是丹心、正气,是心。不是多少多少知识。上承炎黄和历代圣贤,到我们这了,后面...

  • 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艺术论:历代书派书法解读

    历代书派书法解读 刘阳 中国历代书法在产生发展中,一直未明确关于书派的认识与研究(传承、艺术思想、技巧、风格特征、...

  • 传承与创新

    图、文/孟垂毅 对于家庭教育,我们是重视传承,还是重视创新呢?传承和创新这两个观念是相反相成的,传承指对家风的传授...

  • 给父亲的一封信

    敬爱的爸爸: 近日,中央发出了要重视家庭教育、传承优良家风的号召,我们家有哪些好的家风需要传承,需要发扬...

  • 第三课 认识紫微斗数之二

    紫微斗数与八字的区别 紫微斗数的发展与传承历代都是很少的人掌握着,如道家内部,历代只传一名弟子;到了明清时期...

  • 财富/传承/家庭教育

    要想赚钱,首先得了解金钱的运作: 钱只是一个载体,它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有价值的是钱背后的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你提...

  • 426复盘

    今日学习复盘: 1.家庭教育指导师视频学习; 主要学习了家族的传承: 家庭教育感觉特别重要。 第二青椒分享,邀请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代传承,家庭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zl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