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陪伴营·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史22/12||中晚唐的困局

隋唐五代史22/12||中晚唐的困局

作者: 弄月倩影 | 来源:发表于2022-12-21 22:19 被阅读0次

    经过七年多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了。然而,这场战争带给大唐王朝的创伤却久久不能平复。

    这场战乱,使得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虽然此后唐王朝又走过了一百四十五年,但盛唐那种繁荣、稳定的局面却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一个半世纪中,唐王朝一次次努力重建秩序,试图恢复盛世的辉煌,但最终却无法挽回地走向了更为惨淡的衰落。那么,唐王朝面对的,究竟是怎样难解的困局呢?

    藩镇割据。唐德宗建中三年十一月,在魏州东部,四位反叛朝廷的河北节度使在这里上演了一场建号立国的闹剧。幽州节度使朱滔称冀王,魏博节度使田悦自称魏王,成德的王武俊称赵王,平卢的李纳自称齐王。他们追溯了周代的分封制度,刻意把自己的领地打扮成周代的诸侯王国,虽然仍沿用唐朝年号,但却只对天子做象征性的臣服,在各自管内仿照朝廷典章设置百官。这种形势,正是安史之乱后朝廷面临的最大困局,那就是藩镇割据。

    在这些藩镇中,李宝臣的成德镇、李怀仙的幽州镇、田承嗣的魏博镇并称为“河朔三镇”,是最跋扈的藩镇,名义上尊奉唐王朝,实际“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父死子继,长期割据一方,直到唐亡。

    在中唐以后,河朔三镇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时常连兵对抗朝廷,他们的存在,对中晚唐的政局有着巨大的影响。

    牛李党争。如果说河朔三镇的存在使中央备感压力的话,则朝廷内部的各种复杂斗争,更使宪宗以后的皇帝感到无奈。宪宗以后,出现了影响朝政四十余年的所谓“牛李党争”,以至于文宗皇帝叹道:“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牛党的领袖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的领袖则是李德裕、郑覃等。牛、李结怨的源头是宪宗时期的一次科举考试,当时还是举子的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在对策中言辞激烈地批评朝政,得罪了李德裕之父、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双方结怨极深。此进彼退,互相倾轧。两党之争最终以牛、李二人相继去世而告终。

    唐后期的宦官专权。在牛、李两党的背后,都隐隐有宦官集团的支持。事实上,导致唐后期政治腐败的更大问题正是宦官专权,这可能是中晚唐政治生活中另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局。与藩镇割据相比,宦官专权更是腹心之患。在宦官内部,也有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这些斗争与外朝官僚的党争纠缠在一起,给中晚唐的政治带来巨大的危害。

    宦官对于朝政的真正干预,是从安史之乱后逐渐掌握禁军兵权开始的。朱泚叛乱时,德宗仓皇逃到山南,宦官窦文场、霍仙鸣一路随从护卫,于是,当乱平之后,德宗不再信任朝官,而特设神策军护军中尉两员,由窦、霍二人充任,统率神策军。从此,由宦官统领神策军成为固定制度,直至唐亡。

    唐后期藩镇、朋党、宦官三大祸患中,终究还是藩镇割据为害最烈,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隋唐五代史22/12||中晚唐的困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zm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