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曾经是个快乐而痛苦的琴童。说快乐,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音乐,我会在旋律中忘记时间,会在音乐的起伏中感受不同的情绪和想象,音乐真的带给我太多无法言语的快乐。但爱音乐如我,依然对一件事心生抗拒,那就是:练琴!
当时,我学习的是手风琴,为了能让我们练琴,老师和家长真的是绞尽脑汁,会用小竹条抽,会把孩子和琴一起绑在椅子上,甚至会因为没有练琴把孩子关小黑屋……吼啊叫啊更是每日固定项目。但是效果么…..真的很难想象,一个鼻涕眼泪一大把,脑子里只想的是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的孩子,是如何能够记住哪些复杂的指法,以及领会到乐曲当中微妙的情绪的。
但是在那些痛苦的练琴过程中,有一个画面一直在我心中。
记得那是四年级的暑假,我要练一首格里格的《晨曲》,这首曲子并不难,但是忘记了为什么,抠音符的过程让我心烦,妈妈催着我练琴的声音简直让我都有了砸琴的冲动。
第二天一早,爸爸很早把我叫起来,要我和他一起站在公园的假山上,等日出,当太阳开始出现的时候,他把耳机塞给了我,正是这一首《晨曲》。我至今无法忘记那样的感受,当乐曲高潮出现,阳光洒在身上的时候,强烈的感动让我的眼泪脱眶而出。就在晨光的沐浴下,我把这首曲子单曲循环了很多遍。
很奇妙,再次拿起曲谱,我心里充满了期待,我期待把那种感觉自己表达出来,那一次,是我单次练琴时间最长的一次,整整练了4个小时。
孩子内心的自我驱动力量,超乎想象。
2,后来,因为先生是做钢琴培训行业,我得以有机会经常和钢琴老师们泡在一起,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惊讶:
“最怕家长教孩子练琴!”
What?
一位很资深的钢琴老师抽丝剥茧地和我说了说她的感受。
第一,她们真的是怕家长教错了啊!错误的部分练上一周,几乎要用两个月的时间才有可能纠正过来。身体记忆实在是太强大了。
第二,她们真的很希望在基础阶段,孩子们可以走的慢一点,再慢一点,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基本功的扎实才能让后面的飞翔更有力量。
第三,对音乐的感受,远比“正确”更重要。“对,但是不好”是很多老师对孩子演奏的评价。音乐是感受的载体,是情感的抒发,即便如《小星星》般简单的乐曲,也是有很多的演绎方式可以表达,而这才是学习音乐最值得体会的地方。所以当孩子在琴键上放飞的时候,不要着急喊“你错了!”听一会儿,这里很珍贵。
最后,她很希望告诉家长:肯定和鼓励才是让孩子继续前行的最好支持。
孩子在音乐中得到的快乐越多,才能走的越远啊!
3,现在,我也是个琴童妈妈了,在陪伴孩子走上音乐之路时,相信每位父母都曾问过自己: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音乐呢?
是为了让孩子有一技傍身,多一些可能性?
是为了在未来的岁月中,当孩子遭遇失落伤心,喜悦快乐时,可以有一种方式表达他的情绪?
是为了在音乐中,感受到那种高质量的幸福感?
如今的陪伴练琴,都是为了一种幸福的可能,未来的幸福很重要,现在的快乐同样重要,同时,孩子对我们是不是会信任,他对音乐会不会喜爱,他怎么面对冲突,怎么面对选择,都在这一个个的瞬间滋生发芽。作为家长,我们真正可以带给孩子的,其实是这些啊。
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创始人托马斯戈登博士曾经说过:父母不应该被指责,而应该被培训。
没有天生会教孩子,作为父母,在吼在叫的那一刻,内心其实是充满了强烈的无力感: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啊!所以,想要成长的心,也是在这一刻萌发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