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恰恰天蓝
本书于我:★ ★ ★ ★ ★
“人生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这是我见过的关于人生意义目前最好的回答。比之胡适版的实在,傅佩荣版更有玩味。
"哲学" 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被称为"爱智"。自从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于是很多人开始觉醒,并且思考自己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一、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定义: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所合成的,意思是爱智,爱好智慧。
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从相互欣赏与尊重开始,进而彼此砥砺,一起走上人生的路。
哲学称为爱智,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wonder)。希腊时代有一句话说:“哲学起源于惊讶”。
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呢?柏拉图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所谓的“练习死亡”,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
为什么要念书呢?念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与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人的本质在心灵。
一个人如果没有负面的体验,就很难对正面有所理解。
对哲学的基本描述,哲学可以用三句话来描述:“(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智慧”、“真理”与“价值”是令人向往的三个名词。
智慧有两点特色:完整与根本。所谓完整,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所谓根本就需要看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是表面上的问题还是根本问题。
哲学是一门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所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为了提高哲学素养,我们要提出四个基本观点: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如何培养思考习惯?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需要自己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其实所谓掌握整体观点,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就更为圆融。
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那就一定要有所取舍。
哲学的用意,在于寻根探源,发现什么是“真实”;也在于旁通统贯,把宇宙和人生联接为一个整体,由此界定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二、思想方法
有四种思想方法:逻辑、语言分析、现象学、诠释学。
逻辑主要讨论三种内容:概念、判断、推论。
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表达的效应,表达需要具有明确、一致、普遍这三项条件。
现象学是辩物的策略,想分辨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就需要现象学。当代现象学的代表学者——胡塞尔。胡塞尔思想中的三个概念:描述法、自由想象法、地平线。
学习思想方法,是心智成长必要的一环。
三、人性的真相
荷马史诗:能够=应该=必然
德尔菲神庙: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这两句话,一行代表对“知”的态度,一行代表“行”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
基督教和天主教
凡是信仰基督的团体都称作“基督宗教"。基督宗教又分为三大系统: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这三个系统相信的是通一本《圣经》,但是解释的方式却不完全一样。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自由,因此可以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往正面发展,也可以选择往负面发展。换言之,人的发展是双向的。
“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真正有意义的选择究竟是什么?”当然,这里有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是要“存在”,也就是要活下去;其次是要理解,也就是要了解人类为什么如此活着;最后是要快乐,也就是要活的快乐。
四、神话与悲剧
黑格尔:主张绝对唯心论,认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精神(又称心灵,思想),精神的本质是活动而非静止,所以精神必须走出自己再回归自己,而方法则是由人类的有限精神去发现一切皆是绝对精神的展现。
如果民族没有神话,就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无梦可做或不曾做梦一样。
神话的基本信念可以分为四点:天人无间、万物有生、情感主导、喜剧性格。
神话有一下四个作用:掌握真实,建立原则,为世界带来意义与结构,以及说明自然现象、社会分工、人的欲望。
神话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创世、造人、灾难、救世、文化超人、英雄典型。
希腊悲剧最大的特色在于:悲剧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命运。
莎士比亚《理查三世》:“再凶猛的野兽,也有一丝怜悯;我没有丝毫怜悯,所以我不是野兽。”
五、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就是德行。
明代王阳明曾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此可知,真知必然能够实践,就是因为缺乏真正的理解。
苏格拉底于是做了一个总结:神认为他是最有智慧,是因为他比别人多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是无知的”,而别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的生命内涵,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说明:追求真理、肯定传统、内心之声。
关于苏格拉底的人格表现:可以分为三点说明:理性与自由、信念与尊严、生死与超越。
强调理性,并不表示要排斥宗教信仰,而是主张:任何事情发生时,都要从理智的角度加以掌握,并且保持心灵开放,多多参考别人的说法而不要妄下结论。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愚者总以为自己聪明,智者却知道自己愚昧。”只有对任何事情一知半解的人,才敢放言高论;反之,如果真的了解透彻,说话时会有分寸。
生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密度。把事情做对与做对的事情是不同的,一般人活在世界上通常希望能够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对。
真正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的生命,而是走向善的生命。
六、存在主义
克尔凯郭尔指出,人生有三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和不能够有自我。真正的绝望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无关乎外在目标的达成与否。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有三个阶段:感性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
事实上,一个人在道德上不曾有过失,并不尽然表示他的道德水平真的优于其他人,有可能只是因为他不曾受过真正的诱惑和试探。
一个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也是存在主义所要警醒我们的一点。
尼采,“上帝死了”是尼采最有名的一句格言,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只是在批判基督宗教,而是有着“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意涵。尼采哲学的另一项重点就是“权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这里的权力并不是指政治权力,而是一种广义的权力。
尼采提出精神有三变:骆驼、狮子、婴儿。他认为精神应该先变成骆驼,再变成狮子,最后变成婴儿。
如果变成狮子,就要承担自我、为自己负责。这一点的压力很大,因为当我们能够自由选择要做的事情的时候,同时也就丧失了寻找接口和抱怨的权利。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生有三种界限状况:身体界限、心理界限、灵魂(精神)界限。
雅斯贝尔斯研究了历史上几大文明的重要思想家之后,选出四个人作为人类的典范——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这四个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见证了人类精神之中丰富的潜能。
人类的典范绝对不是那些靠着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称雄称霸,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人物。所谓人类的典范,应该是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够效法的。他们指出,烦恼并不值得担心,因为烦恼之中能够磨练出智慧;死亡并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死的糊里糊涂。
四位圣哲的共同特色,在于他们让许多人在面对人生负面的情况时(如烦恼、痛苦、灾难、罪恶),能够坦然以对,并通过这些困局让自己内在的精神得到淬炼。他们所表现的,在某个意义上,也就是尼采所谓的超人。
存在主义有句名言叫做:“拥有就是被拥有。”
奥秘与问题的差别在于:问题是预设了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可以消解问题;奥秘则否,我们只能够跟它一起生活。
七、荒谬之超越
萨特:罪恶洗清后,不再感受到任何压力,然后就可能不自觉地回到旧的生活路线上,继续做一些不好的事,如此不断循环。
在萨特的各种观点中,首先要介绍的是“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亦即在运作“存在”这个动作时,我们尚未成为自己。我们必须先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才会变成这样的人。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一个人先有选择自己的可能性,最后才使自己得到所选择的内容。每个人都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抉择,选择之后才会得到结果。一个人如果从来不做抉择,就跟本没有本质而言,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别人安排的,他只是一味地接受。
“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人的自由、亦即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特色。这种说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意识的空无化。
人最害怕什么?是被别人当成“物”来注视,因为这种物化是别人以他的意识作用否定了我的主体性。
从出生到死亡这段路程是漫长的,要怎么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不否认有些人能够走上与一般人不同的路,但是这些人必须能够忍受,甚至是享受孤独,并且也要清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就算我们可以为所欲为,最终却不能违背道义,因为违背道义的自由称不上自由,而是一种疯狂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无法完全了解,我们了解的都只是被我们了解的部分,而我们所了解的和对象本身一定有些落差,这就是我们和别人之间产生的一种误会。
加缪在1951年出版《反抗者》一书,书中强调:“一旦承认了绝对否定之不可能,因为只要生存就是承认此点,那么第一个不容否定的东西,就是他人的生命。”
荒谬使得一切先决条件被取消了,不去预设任何既存的价值。
加缪曾经说:“在发现人生是荒谬的之后,我只有一种冲动,就是想写一本幸福手册。”因为人生是荒谬的,所以要幸福只能靠自己,让自己尽量在量上增加对生命的品味能力以及生命的把握。
加缪在重述西西弗斯的故事时,结论已经由悲观透显出希望了。向山顶奋斗的本身,已足使人心充实。
人有时候因为太年轻,即使真诚的反省,所看到的依然有限。但是一旦经过了某种考验和挣扎,自然有所成长,这时候的见解就会完全不同了。
活在世界上,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而我们不能预设任何条件(如我要依靠神明、依靠社会、依靠群体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必须自己做抉择。
抉择之前必须想清楚,而一旦决定了就要勇往直前。在实践目标的过层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压力及挑战,当我们进入到临界点的时候,必须设法平静下来,进行自我调节。如果一个人的目标非常明确,他自然就会调整自己的实力,在特定的时间内做出一些安排,这就是所谓的人生规划。一个人如果没有完整的人生规划,很可能一开始非常努力,而在不久之后就感到耗尽心力,无以为继。
存在主义所强调的,就是要求我们直接面对以及承担人生中的各种狂风暴雨。他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就自己与生俱来的愿望, 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八、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
有文化必有哲学。文化有器物、制度、历年这三个层次。哲学的特色在于进行“完整而根本的”思考,再以几个关键概念来解释宇宙与人生的复杂现象。
庄子是战国时代道家的代表,他的著作中有一段话,描写古代(哲学家出现前)的状况。他说:“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流通四辟,大小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儒家:理性而温和
墨家:兼爱,以无私与无差等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道家认为万物之灵,其灵在于觉知自身的处境:一方面是在时间之流中,思索如何面对刹那生死的变化;另一方面,又想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亦即理解此一短暂人生究竟有何目的。
《尚书》中: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际;次五曰建用皇极;
所谓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敬用五事:五事指的是人的五种本能,如容貌、言语、视察、听受、思虑。
农用八政之意是切实办好八政。八政是国家市政的八大领域,就是:“管理粮食,管理财务,管理住行,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宾客,治理军务。”
协用五纪:协用五纪之意是调和阴阳,要用五纪。
《周易》
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提醒人们:今日异于昨日,明日又将不同,甚至没有任何一刹那不在变动之中。如果无法把握变化的规律与方向,则将时时刻刻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之中。
在六十四卦中,不可安于小成,也不必为小祸而失去上进的意志,因为变化是一直进行的,只有把握主体自觉的行善要求,以日新又新的德行走向君子的目标,才是逢凶化吉的上策。
中国哲学兼具永恒义与变化义,并且由此启发了先秦哲学家获得丰富的成果。
生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趋势。
任何东西只要存在,都不会是毫无目的的存在。
宇宙万物的生命不断在变化,而人类的生命除了变化之外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需要不断的实现价值,不能只是随着生、老、病、死的步伐,最后一切结束就停止了。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一个标准模式,亦即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人生不应该只是活着而已,而是要不断地实现价值。
所谓的价值,与人的自由有关。换句话说,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就没有所谓的价值。
存在就是活着,而价值是活着所要追求的目标。此两种需要合二为一,合一之处则在于超越界,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天”,或者道家所说的“道”。
九、儒家的风格
孔子:二十世纪末,世界诺贝尔获奖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孔子一生所做努力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承礼启仁”。孔子揭示“仁”这一理念的用意,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要启发每一个人觉察自己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亦即要求自己主动自发地“行善避恶”。
孔子宣扬:人性向善。人的特色在于自由,自由是一种动力状态。虽然人有自由,当他选择不做该做的事,或者选择做不该做的事时,内心仍然会有“不安”或者“不忍”的感受,这正是儒家思想的关键所在。
康德曾经说过:“不能只以别人为手段,而不同时也以别人为目的。”
若要择善,首先必须分辨善恶。儒家解决这一问题分三步:第一步,分辨善恶;(通过先天,良知;二是后天,习知。)
择善必须考虑三项因素:1.内心感受;2.对方期许;3.社会规范。
若是内心感受,对方期许,社会规范三者相互冲突,则以终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为最后凭借,亦即孟子所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关键在于:生命的本质就是变化与成长。择善的要求有二:1.经常反省自己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2.经常以行动保持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
善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行动者的动机以及他与相关对方的关系是否得到适当的发展。
固执所坚持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有的树苗长高了,却不开花;有的开花啦,却不结果。(人生科研亦同,但无论结果如何,持续不断的努力是必须的,也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孔子的“快乐”:努力实践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去计较其他问题,由此所生的自得之乐,可以维持终身。
价值观是人在自由抉择时所呈现的,环绕着“自我”的生命而展开。自我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会选择不同的价值。所谓不同阶段,大致有三:一是以自我为中心,顺着本能需要,表现为生存与发展;二是注意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讲究礼法与情义;三是超越自我,走向无私与至善。
本能的过度扩张固然不好,但是本能的适度满足却是不可或缺的。
什么是道?简单说来,就是在价值上不断向上提升的过程。儒家的价值观十分明确,所以遇到抉择时不会犹豫。
人与人互动时,不能没有行为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是“法”,较高尚的安排是“礼”。儒家兼顾二者。
孔子的一生:指向无限而圆满的上升弧线。
四十而不惑:“不惑”是对于人间一切事例皆了然于心,明白因果关系,也知道痛苦与罪恶在人间难以避免,以及怎样才是合理的因应态度。
而五十知天命:就是相信自己的“命运”已经转化为“使命”,并且是天赋予他这种使命的。
六十而(耳)顺:孔子这时所顺者,正是五十所知的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矩包括礼与法之类的规范,再故人眼中,其来源是“天”。在人生的纵轴上,孔子所示范的是:知天、畏天、顺天、乐天。
十、道家的智慧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容易让人有压力。而道家思想强调智慧的觉悟与解脱。
儒家承先启后,道家具革命性格。道家具有革命性,因为它用“道”取代“天”,把“道”推到更高的位置。
儒家以人为本,道家超越人类本位。道是一个名词,老子用它来形容宇宙万物的起始与终结。
人间的问题来自“知”。人类的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由低至高是:以知为区分、以知为避难、以知为启明。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第一种悲剧是得不到我所要的,第二种悲剧是得到我所要的。
人要懂得退让和保全,才能活的安稳。孔子也认为说真话要看情况:“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正直)行言孙(谦逊)”。
我们应该要忠于群体的福祉,而不是忠于个人,应该为百姓和国家服务,而不是盲目的忠君。
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表现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失意时能知道原因所在,如此才能化解心绪,自得其乐。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想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一定疲惫不堪。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二是珍惜你所有的。老子的思想比较偏向于对人生许多事情都要“保持距离”,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老子的三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庄子的想法是:投身到变化中,随顺变化,使自己不受到伤害。
庄子思想是道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也是不以人类为中心,表现出超越的性格,所超越的是空间、时间、义与利、生与死等相对概念。
南宋词人辛弃疾就写过:“我料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处世态度:外化而内不化
活在世上,一方面要尽量外化,因为不随世界变化,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障碍,让别人感到有压力,甚至因而处处受到打击。最怕的是在外化的同时也内化,就会变得“随俗浮沉”。要能不随俗浮沉,必须坚持自己的生活原则,享有自己的快乐。
要以儒道思想作为生活准则
儒家的入世思想加上道家的超脱智慧,使人能够应对各种人生的处境。一个人的生命如果不能超脱,只局限在有形的世界,汲汲于名利、权利以及各种享受的话,就无法感受美。美感是要让心灵能够超越,不求任何现实中功名利禄的满足,而是纯粹感受到生命的创造力源源不绝地表现出来。
十一、艺术与审美
尼采说过:“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
一般人都知道艺术可以让感情得到宣泄和净化,却忽略了它也能使人的生命产生主动的活力。欣赏艺术看似被动,因为一个人在听与看时,是以感官去接受别人提供的作品;其实它也可以产生一种主动的活力,使我们由被动变成主动,重新凝聚生命力。
我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每天读书十二小时以上,非常辛苦,压力极大。其中最明显的压力就是一种不确定,不安全感,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顺利取得学位,而我纾解压力的一个方法就是听音乐。
诗人纪伯伦说:“美——就是你见到它,甘愿为之献身,甘愿不向它索取。”
监狱能关住我的身体,却不能关住我的心灵。因为有音乐,我的心灵得以翱翔。
人间是一座大监狱,每个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被关在监狱中的犯人一样。我们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事实上每个人都以各种方式为自己设定行走的范围。人有身体,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需要靠艺术的审美才能通往自由之路。
自由就是可以“做我自己”,亦即减少自己被其他因素干扰以及限制的机会。
生命有无限的可能性,人却只能过一种生活。
通过艺术来了解生命
哲学强调理性思维的能力,但是不会忽略审美经验的调节能力。通过艺术领悟一种自由,让生命获得解脱,恢复人原有的完整性。在审美时,一个人可以体会短暂的忘我状态,化解时间的压力与烦恼,感觉人生一切劳苦原来是为了放下担子时的那种惬意与自在。
十二、宗教与永恒
无论这个地球如何变化、是不是宇宙的中心,都不会直接挑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与归宿之信仰。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宗教是社会的工具。”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每个人都有自私自利的倾向,而社会是群体生活的领域,所以个人可能会破坏群体。为了避免整个社会被许多自私自利的个人所破坏,因此必须发明宗教和上帝来约束个人。
宗教只是社会的工具吗?以下三个观点可以批评反驳这种观点。
首先,宗教所揭示的人生戒律,必然是超越法律的。
其次,宗教的诉求是针对普遍的人,而不是社会中某些特定的人。
最后,如果宗教是社会的工具,那么为什么很多宗教在被社会压迫时,反而愈挫愈勇?
由以上几点可知,宗教并不是社会的工具:首先,宗教的诉求比法律更高,要求的是更完美的人格表现;其次,宗教所传布的对象并不是个别社会中的人,而是全体人类;最后,宗教与社会之间有时并非相辅相成,反而会产生一种紧张关系,督促社会追求正义。
心理学与哲学的差别在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出自于假言命题,哲学则是属于定言命题。假言命题就是假设命题;哲学基本上属于定言命题,这种定言命题和假言命题不同,是不能谈条件的。
尼采说:“如果你弄清楚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你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一个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那么即使有再好的享受也会觉得无聊。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人类心灵上的拐杖。每个人心理上都有一些创伤,这些创伤一般来说是幼时的遭遇种下了因,造成了我们年长之后,常会觉得活在世界上不易快乐。
信仰至少包括三种类型: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
人生信仰是最广泛的,一个人的人生信仰就是他所认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政治信仰是指某种对政治的理想,并且希望通过一群人的组织,得到政权实现这个理想。
宗教信仰是三者中最纯粹的,因为她基本上牵扯到的是所谓的超越力量。“超越力量”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也是宗教信仰的内涵所在。
信仰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所谓超越力量是指:人间之苦、恶、死的最后诉求,万物存在之充足理由,以及使个人产生绝对依赖感的对象。
万物的存在必须有理由 。谈到信仰,首先要肯定它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
超越力量表现为超越者和超越界两种形态。
宗教的条件有五个:教义、仪式、戒律、传教团体、学理。
人的自我是由一系列的卷标组合而成的,当人想到自我的时候,就会想到身份证、过去做过的事、现在的角色、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自己的七情六欲等,这些结合起来就是自己。
对宗教而言,诚心是最重要的,只要有诚心,当下就可以得到赦免,因为人本来就是软弱的,难免会犯错。
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没有过失,但是借着信仰,可以得到重新出发的机会。
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话:很多人因为有罪恶感而去犯罪。
戒律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它也需要实际的修行配合,因为一旦放纵身体的欲望, 自然就会影响到意念。(对于坏的习惯亦然)宗教一定要从身体的修行出发,否则只是光说不练,空信一场。(对于坏习惯的克服也是如此,一定要从身体的修行出发,一旦放纵身体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到意念,导致意念不坚定。)
儒家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却具有宗教情操,就是它的学理总能提醒人向上努力,追求天人合德的境界。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研究历史上的宗教,指出宗教之高级与低级,有三个判断标准,就是:人性不完美,对罪恶的反抗,对痛苦的态度。
人性不完美可以从身、心、灵三个方面来看。灵比身、心更进一步,完全无形、无相,确可以使两个在身、心方面相似的人,表现得千差万别。
宗教在精神上是劫富济贫的。
而迷信大致而言具备四点特色:出于恐惧、崇拜个人、增强欲望、迎合世俗价值。恐惧心理会削弱一个人的正面力量。
十三、教育与自我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是“风格之培养”。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
大学生之所以被称为是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展望,可以高瞻远瞩,让自己的生命与其它的重要领域连上线。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为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找不到行为适中的人来交往,就一定要找到志向高远或洁身自好的人。志向高远的人奋发上进,洁身自好的人有所不为。
一个人能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中庸之道指的并不是温温吞吞,而是做任何事都能秉持原则, 也就是所谓的“当狂则狂,当狷则狷。”
子路,人告知己有过,则喜;禹善闻言则拜。
人生四大领域,就是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自我对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自我的潜能有三:知、情、意。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而培养风格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立志”。人生的高明境界——一个人无论处在任何情境之中,都不会感到卑微或者骄傲。
当你觉得在群体和自我两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的时,不妨和大自然多接触,譬如养宠物、种盆栽,假日到山上,公园走走,甚至街边的大树和小草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自我在一生中,有四项任务需要设法达成,就是: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大多数登山迷路的人,都是因为自责而死的。
人生很多时候,不能由别人给你希望,只要自己还怀抱一丝希望, 就应该继续奋斗,即使无法感动别人,你的斗志也会赢得敬畏。孔子说过:“后生可畏。”年轻人之所以值得敬畏,就是因为他们斗志昂扬,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放弃。
人生快乐的秘密就在于一个“一”,只要能够设定一个目标,专心奋斗,就会快乐。
真正的成长不是被动的,被安排的,或无意识发生的,这些只是灌输而已,真正的成长一定出于自己的意愿,并且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再进修、再充实。
努力追求快乐,本身就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因为追求本身代表欲望尚未实现,内心当然会觉得痛苦。如果不理会快乐是什么,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沉浸其中,快乐自然来临,因为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人活在世界上,如何把当下这一刹那的压力变成快乐,是一个制胜的关键。
十四、文化的视野
能够自古至今延续发展,并且在血缘与语言上没有脱节的文化,只有三种:犹太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维持文化活力的方式要看一个文化的理念,因为那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文化的第一个特色就是异于自然。人类文化的另一个特色,在于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可以积累、创新、学习、认同,形成传统。
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
法律是风俗习惯的具体化。
抑郁症患者的特征是缺乏斗志,活的一点都不起劲,不快乐,似乎生命只是无尽的烦恼。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最大的成就,是提出了“潜意识”的观念。宗教是人类心理上的拐杖。
很多人一离开屏幕,面对现实人生时,会感到枯燥,无聊、乏味,于是由回到由影响构造的世界中。(要紧密贴合现实世界,更要能脱离信息时代,回到与人正常交往的环境)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的有没有意义(生命的质量)。
关键在于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每一个人必须为自己负责。自己一旦从群体游离而出,道德几乎是完全而绝对的自由。人如果脱离传统资源,根本没有立足点去观看世界,与人来往也不知道自己的立场。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成见,有偏才有见,一个人如果没有特定偏差的立场,不可能提出任何有价值的见解,因为他所说的不过是泛泛之论,是每个人都会说的。
真诚的人,会发现内心有一股力量,要求自己去做一些可以改善人际关系的事情。
人性向善,向这个字是关键,它是一种力量。
其实人非常复杂,有时候好与坏很难截然划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而所谓的好坏也就掺杂在一起。
古代的智慧对现代人而言,反而变成对未来很好的引导。
善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
善是人生的基础,由此再随机缘增加真与美的部分。这三者相互配合,生命才能发展得比较圆满。
十五、拓宽生命的深度与广度
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一开头就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
现代人的考验: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不该自杀的三个理由:
首先,生命的所有权并非完全属于个人。
其次,自杀与自私的关系难以撇清。有些人认为自杀是勇敢的表现,事实上,活下去并且努力解决困难,才是真正的勇者。
最后,从主体的选择权来思考。
只要人生有意义,就值得我们活下去。
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只要有人可以关怀,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关怀是双向的,将使人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人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改变有两种,一是被动的,无奈的,譬如,人只要或者就会逐渐老去;二是主动的与积极的,就是在遭遇苦难时,激发潜能面对考验,结果增加了自己的专长,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与人相处时,要考虑三个因素,就是:内心感受要真诚、对方期许要沟通,社会规范要遵守。
孔子所不齿的“巧言,令色,足恭”。
被动人生的两个缺点:一是随时心存侥幸心理,等待机会胡作非为;二是:无法激发生命的活力。
颜回请教孔子如何走上人生正途,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人生的正途是“化被动为主动”,去实践一切规范,亦即自己该做的事情。
荣格累计数十年治疗精神病患的经验,提出一句著名的警语:“许多人看似身体健康,心智正常,但是并不快乐”。
关于身、心、灵三个的关系: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灵性修养是重要的。
重要的不是你做“什么”事,而是你“如何”(以什么态度)做这件事。因为“什么事”是由外在条件决定的,而如何做则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修养就是勉强自己去做该做而不想做的事。修养就是“化勉强为自然”,去做所有该做的事情。
善是指“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要想品味儒家的修养之乐,参考以下四句话:其一,对自己要约;其二,对别人要恕;其三,对物质要俭;其四,对神明要敬。
人若缺乏持续的努力,是不可能突然改头换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