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测试笔记——计算机基础和测试基础

测试笔记——计算机基础和测试基础

作者: 瘦不下去了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15:12 被阅读0次

    硬件系统

    1.运算器、控制器统称中央处理器(CPU)
    负责数据的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即数据的加工处理,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分析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并根据程序要求进行控制,协调计算机各部分组件工作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
    2.存储器
    实现记忆功能的组件,用来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内存:(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断点数据会消失);
    外存:(硬盘,软盘ab,光盘)
    3.输入设备
    实现将程序、原始数据、文字、字符、控制命令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4.输出设备
    实现将计算机处理后生成的中间结果或最后结果(各种数据符号及文字或各种控制信号等信息)输出出来

    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控制硬件的)
    (1)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用户群体大;macOS程序员使用较多;Linux软件较少
    (2)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 安全,稳定,免费;Windows Server 付费,占有率低
    (3)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 文件很小,一般使用在机顶盒、pda、网络电视、手机
    (4)移动设备操作系统:IOS、Android(基于Linux)
    2.应用软件
    qq,微信,迅雷。。。

    B/S架构和C/S架构

    1.B/S架构
    Browser-Server,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包含客户端浏览器、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软件系统。用户只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以访问服务。系统更新时候,只需要更新服务端,不需要更新浏览器(比如淘宝,百度,微博等)
    2.C/S架构
    Client-Server,客户机和服务器架构,这种架构与B/S最显著的区别是需要安装客户端,通过客户端程序来访问应用系统,所以更新时,既要更新服务器,也要更新客户端(微信,王者荣耀等)
    3.区别
    (1) 硬件环境不同:
    C/S建立在专用网络上,小范围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
    B/S建立在广域网上,不需要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

    (2)安全要求不同:
    C/S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控制能力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
    B/S建立在广域网上,对信息安全控制能力弱,面对不可知的用户的用户群

    (3)系统维护不同
    C/S程序由于整体性,必须整体考察,升级困难,多建立在windows上,表现方法有限, 对程序员要求较高;
    B/S系统无缝升级,维护开销小,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开发难度较低

    (4)处理问题不同
    C/S处理用户固定,安全需求高,需求相同操作系统
    B/S面向所有用户,分散广,对系统要求小

    计算机语言

    分类:
    1、机器语言:二进制(计算机程序就是一组需要CPU处理的二进制数字)
    2、汇编语言:高级一些,简化了中间的过程
    3、高级语言:C、C++、Python、Java等,大大简化了中间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

    OSI七层模型
    1、应用层:所有应用程序的网络在此展开
    2、表示层:表示数据形式,完成对传输数据的转化(数据的加密解密)
    3、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拆除会话(session缓存)
    4、传输层:负责建立一个可靠的端到端的链接
    5、网络层:负责路由寻址和广播
    6、数据链路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
    7、物理层:只负责传出0,1二进制bit流

    TCP/IP协议
    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架构,提供了点对点的链接机制,将数据应该如何封装、定址、传输、路由以及在目的地如何接收,都加以标准化。
    1、应用层:应用程序之间相互沟通的层
    2、传输层:提供了数据传输,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
    3、网络互联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
    4、网络接口层:接收数据,并进行传输

    IP地址
    指互联网协议地址,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好比是门牌号

    分类:
    (1)ipv4(地址已经枯竭)四段数字组成
    (2)ipv6(可以让每一粒沙子分配到IP地址)六段数字组成

    按照地址类别来分类:
    (1)A类地址:第一组数字1-126
    (2)B类地址:第一组数字128-191
    (3)C类地址:第一组数字192-223
    (4)保留IP地址(只能用在局域网中)(10;127;172.16.0.0-17.31.255.255;192.168..)

    dos常用命令

    win+r打开运行窗口;输入cmd可以打开命令行窗口
    ipconfig/all——查看计算机的物理地址信息
    其中以太网的物理地址(mac地址)就是每天计算机的唯一地址(公司网管把计算机地址绑定在路由器上才能上网)
    arp -a——查看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
    ping 网络地址——查看当前计算机和要访问的计算机之间的联通情况
    cls——清屏
    盘符:(e:)——切换对应的盘
    cd 文件名——进入对应的文件夹/目录
    dir——显示当前文件夹中的文件内容
    cd..——返回上一级目录
    cd/——返回根目录
    md 目录名——新建目录结构
    rd 目录地址名字——删除目录结构(如果目标目录里面还有内容,会提示目录不为空,不执行删除操作)
    copy 要复制的路径\文件名 目标路径——复制文件(copy d:\1\2\1.png d:\1)
    move 要移动的路径\文件名 目标路径——剪切文件(move d:\1\2\1.png d:\1\3)
    del 文件路径\目录名字——删除文件(注意:如果只写目录,会删除该目录中所有文件 del d:\1\2\3)
    (del * . * )——删除当前目录中的所有文件,不会删除文件夹
    del 具体的文件目录和名字——可以单独删除某一个文件
    format:盘符——格式化盘符,清空硬盘数据

    软件测试

    1.原则
    (1)所有的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
    (2)应当把“尽早和不断地测试”作为座右铭
    (3)测试工作应当由独立的专业的软件测试机构来完成
    (4)Pareto原则,测试发现的错误中80%很可能起源于20%的模块中(导入新的代码的情况)
    (5)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考虑各种情况
    (6)对测试出的错误结果一定要有一个确认的过程(缺陷描述报告)
    (7)制定严格的测试计划
    (8)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测试需要终止
    (9)注意回归测试的关联性
    (10)妥善保存一切测试过程文档
    2.定义
    使用人工或者自动化手段来运行程序,目的在于检验是否满足了要求
    3.目的
    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时间找到软件中的缺陷并修改,从而回避商业风险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ISO/IEC/9216)

    六大特性
    1.功能性:是指软件产品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2.可靠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能力。第一层:设备最好不要出故障;第二层:设备出现故障了不要影响主要的功能和业务;第三层:如果影响了主要功能和业务,系统可以尽快定位并恢复
    3.易用性:是指用户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时,产品被用户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客户的能力(易懂,易学,易用,漂亮好看)
    4.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的性能的能力,通产,效率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性能
    5.可维持性:是指产品可被修改的能力,这里的修改是指纠正,改进软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对环境,功能规格变化的适应性
    6.可移植性:是指软件产品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这里的环境,可以理解为硬件、软件或组织等不同的环境

    软件质量模型保证(SQA)

    建立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来向管理层保证拟定出的标准、步骤、实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被所有项目采用。目的是使软件过程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可见的

    基本目标
    1.保证有计划的进行
    2.保证遵循了步骤和需求
    3.及时通知给对应人员
    4.高管可以接触到项目内部
    5.软件质量需要测试工作来保证

    QC、QA
    QC:检验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是产品质量检查者
    QA:审计过程的质量,保证过程被正确执行,是过程质量审计者
    区别
    检查:主要是检查软件的毛病
    审计:来确认项目按照要求进行的证据,审计的内容主要是过程
    QC进行质量控制,向管理层反馈质量信息;QA则确保QC按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活动,按照过程将检查结果向管理层汇报,这就是QA和QC工作的关系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

    1.需求分析
    2.编写测试用例(测什么,怎么测)
    3.评审测试用例
    4.搭建测试环境
    5.等待开发提交测试包
    6.部署测试包
    7.冒烟测试(对软件主体基本功能进行基本测试)
    8.执行测试用例
    9.BUG跟踪处理(提交及回归BUG)
    10.N轮之后符合需求
    11.测试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测试笔记——计算机基础和测试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br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