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摄影玩久了,就会时常感觉到自己拍的照片怎么也没摄影网站上那些大神的作品漂亮,别人的照片总是艳丽通透,而自己的却灰蒙蒙的。这时候可能并不是你拍的不好,而是你要好好去学习一下PS调色了。
最近我就正在系统的学习PS的基本应用,今天正好学习到图层混合模式的应用,其中各种混合模式下对颜色的计算我就发现与纺织印染配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数码时代,颜色都是由一组数字来表达的,打开PS,我们发现所谓的调色其实就是调节颜色的RGB值,这里的RGB其实就是我们染色配色时常用的三原色,颜色的R、G、B数值就代表这个颜色中三原色(红色R、绿色G、蓝色B)含量的多少。
谈到三原色我们就不得不再提及另外一组名词:光源三原色与物体三原色。
光源色是指由发光体发出的颜色,其中三原色是指红色、绿色和蓝色。红色的RGB值表达为255\0\0,这里的数字是代表颜色的亮度值,最高值为255,红色的RGB值就说明这个颜色中红色最亮为255,其他俩个颜色值为0表示不发光,所以光线就是一个纯红色的光,同理绿色的RGB值表达为0\255\0,蓝色的RGB值表达为0\0\255。在光源色中,颜色的混合是加法运算,我们平时也能感觉到俩束光照在一起后光会变得更亮,这也就是光源色加法运算的结果,俩束光混合后的颜色的RGB值由各自的RGB值通过相关运算而得,类如红光与绿光照在一起后就会呈现黄色,颜色的RGB值是R 255、G 255、B 0。
物体色是指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由于物体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物体反射的光,物体三原色其实就是指物体吸收完光源三原色后反射出的光,具体表达为:洋红R 255、G 0、B 255;黄色R 255、G 255、B 0;青色R 0、G 255、B255。在物体色中,颜色的混合是减法运算,也就是俩个颜色混合在一起后颜色的亮度会降低,平时我们画画时,如果俩个颜色叠加在一起那么整个颜色看起来就会比较暗。
在PS图层混合模式中,颜色的加法运算对应的是滤色混合模式,其计算公式是混合色的RGB=255-(颜色A反相*颜色B反相)/255。类如红光与绿光混合后颜色的RGB值计算为:首先红色的RGB值反相值为0\255\255,绿色的RGB值反相为255\0\255,那么混合色的RGB值分别为:R=255-(0*255)/255=255;G=255-(255*0)/255=255;B=255-(255*255)/255=0,这个值对应的是黄色的RGB值,我们也会体会到平时看到的红光与绿光照在一起后会呈现黄色。
在图层混合模式中,颜色的减法运算对应的是正片叠低混合模式,其计算公式是混合色的RGB=颜色A*颜色B/255。类如黄色染料与青色染料混合后颜色的RGB值计算为:R=255*0/255=0;G=255*255/255=255;B=0*255/255=0;这个RGB值对应的颜色是绿色,我们平时画画时应该也能体会到这俩个颜色混合后的颜色。
在纺织印染配色中,由于染料是不发光体,所以我们配色时用到的计算公式应该是减法运算,学会了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就精准的配出想要的颜色,我们只要用测色仪测出来样颜色的RGB值,然后在我们所拥有的染料中先找到一个RGB值与来样色相接近的染料,再根据减法运算的公式算出需要混合的另一个颜色的RGB值,如果算出来的值在染料中没有对应得颜色,那么我们可以调整第一个颜色从而再去反算出第二个颜色。
有些颜色比较特殊,可能用俩个染料配不出理想的颜色,这时我们可能还会用到多个染料来配色,但是配色的基本要求是所用染料越少越好,最好不要超过3个染料,因为不同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不一样,在配色时溶液里看很匹配的颜色染到面料上后,由于纤维对各个染料的吸收不一致从而导致成品与来样颜色不匹配。
多染料配色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色牢度问题,因为各个染料其本身的色牢度都是有差别的,染到面料上后,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某一个染料的色牢度不好从而导致成品色牢度不合格的案例时有发生。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有些衣服穿久了颜色会变,这种改变不是颜色的减淡,而是颜色的偏移,例如原本是绿色的衣服,穿久了会变成黄色,或者衣服的外侧与衣服腋窝处出现明显的颜色差异,这往往就是染厂在配色时使用的染料的配伍性能不好,导致成品在使用工程中某一颜色比其他颜色更容易褪色,最终的表现就是衣服不是整体褪色,而是发生了颜色偏移。
对于摄影来说,色彩的和谐是一张照片的灵魂,同样,对于服装来说,颜色搭配的和谐也是一件服装的灵魂,所以无论是对于摄影师还是染厂的配色技术员,学点颜色混合的计算还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