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朱熹注解说,言论笃实诚恳,当然是好事了,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区分,他是真君子,还是装模作样、故作庄重的伪君子。子张问善人之道,孔子先回答了“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后来接着思考这问题,什么样的人是善人呢?大概这三种人算是吧?
一是论笃之人,二是君子,三是神色庄重的人刘宝楠注解说:论笃,是口无择言;君子,是身无鄙行;色庄,是不怒自威,不恶而严,远小人之道。一、直言是价值观,是态度,是责任,无所谓得罪不得罪人。
二、不要试图讨好所有人,直言才能赢得真正的朋友。
三、时间会证明一切,选择性说话,只能糊弄得一时的亲近。直言的真情,能赢得时间的考验。
今天的这段话要和昨天的善人之问联系起来看。昨天讲如何做到善人,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认真学习。今天谈什么是善人,从言语、行为、神色等方面来说明。言语要正直,要真诚,要端庄。行为,要向君子学习,要正确;神色,要做到威严,不怒自威,不恶而严。
每天的日更练习,既要学习经典,还要结合实际,锻炼思维,锻炼思考能力,能够深,能够远,能够广大。站桩练习的是什么,是身体素质,用的是什么,是在工作中具有的饱满精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写作练习的是什么,是思维能力,是材料分析提取能力,是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模式研究探索的能力。
今天的这段话,是一个解读方式,从朱熹、张居正和刘宝楠不同的角度,对一段话进行解读。特别是刘宝楠,能够结合前后,给出完全不同的理解,或者说更符合现实语境的理解。两句连读,得出一种修炼方式,一种学习方法。在老师的教导下,好好学,好好干,首先要入门,要定下功夫,如果三天两头改换思路,一看就不是长久之计,一看就没有深厚功底。所以说,找对思路,回归本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前人的基础上狠练基本,把根扎得更牢靠一些,这是个重要的事情。
或者说,用一种提取和还原的方式来读一句话。能够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故事,能够从生活中的一件事来提取一点东西。
比如今天的善人之问,还原到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能不能用上这样的一段话。自己要好好考虑一下。谁是这样的善人,说话能够做到直言不讳,能够做到行为端正,能够做到神色威严。这些都是自己需要思考或者说需要强化的地方。
小兔子罗杰丛林历险记
我叫罗杰,一只来自秦岭的长毛兔,每天在树林里四处溜达。
我周边有好多的兔友,我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哪里的水多,哪里的草肥,哪里的土软。
我们其实很快乐,快乐对我们来说,也很简单,就是吃得饱,喝得甜,睡得香。可是快乐却来得不容易,需要每天锻炼的项目太多了。为了让自己跳得更高,跑得更快,我的腿每天都要进行蹦蹦跳跳的训练;为了让自己吃得更快,我每天都要进行无草的咀嚼练习;为了让自己的耳朵更加灵敏,我还要有事没事就要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好好听着,千万不能耷拉一点。
在我们的丛林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