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因为贫穷》这部小说之后,感觉有点小兴奋,自己居然写出了14万字的小说,完全是冲这字数的惊喜,这毕竟是我写长篇小说的处女作。
坚持下来真的没有感觉太难,加上有一鸣老师的指导和鼓励,非常轻松。
一鸣老师教的大纲速写还是比较有用的,至少在心里对故事的走向和脉络很清晰,对写下去很有底气,比较顺手。
写的过程也没给自己什么压力,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放放,每天千八百字够在简书上发文就好,毕竟还要上班,也不喜欢熬夜,可能是一天写一万字,也可能是几天都不写一字,完全随心所欲,总有十篇二十篇的余份可以发文,所以从来不紧张也没太卡文,节奏完全顺其自然。
小兴奋之后又有点小迷茫,不知道写完了有什么用,谁愿意看,在写作的路上坚持下来又有什么意义?
写的时候完全是兴趣,对文字和写作的兴趣使然,而兴趣又能把我们带到哪里带到多远呢?开始疑惑。
网络时代的来临,似乎人人都可以当作家,写字的人比读字的人还要多,因为人人需要倾诉,需要展现自我,写作是最好的消化情绪和展现自我的一个出口,并且视觉化和短平快越来越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和脑袋,所以写小说这种又耗时又费力的差事谁愿意做愿意读呢?
从前是无知者无畏,下笔就敢写,现在突然觉得不敢下手了。
带着这些疑惑我开始翻书,刚好单位有图书馆,我就进去浏览。
我翻了一下张爱玲、亦舒、王安忆和毕淑敏的文章,我想女性作家应该是我学习和借鉴的榜样,也好学学她们细腻描写的手法,这正是我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人所欠缺的。
结果看了两天都没怎么看进去,对文字一点感觉都找不到,之前看她们的作品蛮喜欢的。
一鸣老师告诉我也许是进入了文字的疲劳期,刚写了几个月的小说,写惯快节奏的作品,再看慢节奏的不习惯,过一段时间静下心来就能看出不一样的味道来。
我就乱找,突然发到了余华的一本小册子《灵魂饭》。
便翻开来读,主要看他对写作和阅读的感受,结果正合我意,看得津津有味。
余华对阅读也有过迷茫,后来他想起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说过的一句话:宁愿去读拜伦或者济慈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一千本文学杂志。阅读经典,相信历史和前人的阅读所留下来的作品都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灵魂的漫长旅程,当一个人少年时开始阅读经典,那么他的少年就会被经典作品中最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带走,当他成年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灵魂在自己的身上得到了延续。
这些话解决了我的阅读问题,因为网上、手机上阅读的东西太多,每天东一下西一下耽误很多时间,还没有什么感觉和进步。
余华又说:我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一种创造的乐趣。开始时是为能写出美妙的词语和语言,让我们感到喜悦和激动,随着写作的继续和深入,开始关注人物的命运和叙述的起伏是否和谐,是否激动人心。最后不单纯是在写作,更像是一种人生经历,作者的情感往往和作品中的情感同舟共济,共同去承受苦难,也共同去迎接欢乐,这时候得到的乐趣会让我们相信,虚构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加引人入胜。
这种感觉我也经历过,他说出了一个写作者的心声,起初关注的词语,然后进入作品的架构和人物的命运,从虚构的世界中得到乐趣。
余华起初受川端康成的影响,注重叙述的细部,去发现和把握微妙的变化,这让他在后来的写作中尝到了很多甜头。但是这种内心化的写作,使他的灵魂越来越闭塞。之后他读到了卡夫卡,卡夫卡在叙述形式上的随心所欲吓了他一跳,他发现自由的叙述可以使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川端康成教会了他描述的方式,而卡夫卡教会他写作的方式。
余华选择的都是外国文学,在那个年代他有幸被外国文学抚养成人。
所以我感觉我们也需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找到喜欢的哪个作家的作品,我们可以先从模仿开始,潜移默化地受他的作品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再后来,余华在创作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人物有自己的声音,他不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叙述者,他成为了一个感同身受的记录者,这样的写作十分美好,他更喜欢活生生的事实和情感,觉得文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并且将这样的情感彻底地表达出来。文学不是实验,应该是理解和探索,它在形式上的探索不是为了形成自身的创新或其他标榜之词,而是为了真正地深入人心,将人的内心表达出来,而不是为了表达内分泌。
慢慢人物的命运不是作者自己决定的,而是人物决定的,人物会自己发声,活生生的事实和人物的内心、情感更为重要,逐渐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体验创作的美好。
余华说写作会改变一个人,会将一个刚强的人变得眼泪汪汪,会将一个果断的人变得犹豫不决,会将一个勇敢的人变得胆小怕事,最后就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作家。文学的力量就是软化人的人心。写作的过程直接助长了这种力量,它使作家变得越来越警觉和伤感的同时,也使他的心灵经常地感到柔弱无援,他会发现自己深陷其中的世界与四周的现实若即若离,而且还会格格不入。然后他就发现自己已经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准则,或者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具有了无孔不入的本领,他的内心变得异常丰富。
至于创作的过程余华说作家在很多时候都是情绪饱满和小心翼翼地叙述,有时难免会忘乎所以,因为作品中的人物突然说出了一句让他料想不到的话,或者情节的发展使他大吃一惊,这种时候往往是十分美好的,作家感到自己获得了灵感的宠爱,同时也暗示了作家对自己作品的了解已经深入到了命运的实质,这时候作家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确实很多是规规矩矩地打字,小心翼翼地书写,突然出现的美句和情节的发展让我们惊异万分,这就是灵感的突现和上天的宠爱,而只有深入作品的骨髓和命运的实质才会享有这般厚爱,这就是作家最美好的感受,因为他可以随意写了。
大家都知道写长篇是最累人的,人的命运,背景的交换,时代的更替在作家这里会突出出来,对结构和语言的把握往往成了另外一种标准,也就是衡量一个作家训练有素的标准,余华觉得信念的考验、体力的保证还有对抗失眠又要抵挡来自生活中世俗的诱惑,甚至一次小小的感冒也许会葬送一部辉煌的作品,一个章节的平庸,带来后面的更多平庸,所以保持清心寡欲,使自己内心宁静非常重要。而短篇小说表达时所接近的是结构、语言和某种程度上的理想,它可以完全控制在作家完整的意图里。苏童就喜欢写短篇,他说始终觉得短篇小说使人在写的时候还没出现困顿和疲乏阶段它就完成了。
而文学的真实是什么?余华认为文学的真实是不能用现实生活的尺度去衡量的,它的真实还包括了想象、梦境和欲~望。在现实中,作家可以谎话连篇,可以满不在乎,可以自私、无聊和沾沾自喜,在写作中必须是真诚的,是认真严肃的,同时又是通情达理、满怀同情和怜悯之心的,坐在桌前,要问一下:是否具备了这些高尚的品质?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们已经相信网络和生命科学正在重新结构我们的世界,一个是外部的改变,网络在迅速提高交流的速度的同时,又在迅速降低交流的成本,使人们在与世界打交道时获得了最直接和最根本的权力,另一个是内部的改变,生命科学对基因的认识使我们走上了一条捷径,让我们感到走向生命本质时不再是路途遥远。这两者差不多同时出现,又差不多同时成长,于是我们对生命和世界的看法也在同时改变。
余华相信阅读是不会消失的,因为人类的生存不会消失,他相信谁也无法将阅读和生存分隔开来。
之后我又看了麦家、王小波、莫言和周国平的一些东西,受益匪浅,看来写作必须阅读,不读够书写不出一个什么好来,也谈不上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