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参与区小学语文落实区域课程教学改革 “三年行动计划”的会议。如今学科教研的顶层设计越做越专业,给到学校的指导方向越来越明确。实施方案里不仅清楚阐释清楚了为什么做课程教学改革,还清楚地给出目标,给出研究菜单,给出考评标准,以研究的思维做了系统化的设计。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各个学校互相组合,在区域内形成多个课程教学研究共同体,提升研究效益。这样的愿景很美好,今日组队也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但是离形成真正的共同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共同体的形成要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这样临时组合团队,怎么统一愿景和价值观,是团队遇到的第一道坎。如果没有一个领头的团队进行整体的设计,就会变成完成上级任务而组合成的临时联校教研小组而已。
其次,共同体要有明确的目标。今日虽然有研究菜单,但是这些主题仍然偏大,需要拆解成很多小主题才能够真正实现研究的落地。如何分解小主题,如何确定小主题的目标,如何分工开展,如何合作共研,如何明确达标的标准,仍然需要团队坐下来商讨。
再次,共同体的研究活动需要活动时间、活动空间和活动资源的保证。每个学校的老师都非常忙碌,不同学校要在一起做研究,如何协调时间,在哪里开展效果更好,资源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每个学校的支持,这又是一个难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同时又是最困难的一点是真正的研究共同体应该共建语言密码,用真诚的的共同行动创造共同未来。每个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和特色,不同的行为习惯与语言方式,如何提升研究的开放性,让所有团队都真正参与进来,真诚地求知,虚心地聆听他人的声音,坦诚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形成真正的研讨型对话,这个问题不解决,研究共同体可能就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都唱赞歌,争先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把真正的问题掩藏起来得不到解决,要么就消极怠工,相互推诿,无法真正推动研究往深处广处走。
当上级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区推动共同体的建设,就需要直面这些问题,并召集大家在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达成基本共识,再往下一步走,将区域变成一个真正的研究共同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