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心田就像一张张白纸,很容易勾勒和着色。一个人童年所懂得的规矩、培养的习惯、播种的梦想、接受的真善美和所获得的幸福就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了浅浅的底色,涂上了淡淡的轮廓。
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他就渐渐的偏重于在自己的观察、体验、阅读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认识,而对他人的说教开始不以为然起来。如果引导者能以平等的身份设身处地的与他共情,以讨论探究的方式,和他产生共识,还可对其产生一些影响。否则的话要影响一个人,真的是“说的好,不如做的好”。而一个表里不一的人,如果想指教他人,那就试想着他自己就如同那个穿着新装的皇帝,是在对方的肉眼视觉和心灵视觉看穿其原形的情形下表演!
家长(或老师)往往感觉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苦心得不到理解,那多半不是你的孩子(学生)冥顽不化,而是你要冷静反思自己教育方式方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反思是不是自己高估了说服教育的作用!教育就如同播种,你如果把适合春天生长的种子辛勤地播种在冬天的田地里,或者是把小麦的种子撒在了稻田里,却还期望着它生根发芽,甚至长得郁郁葱葱,岂不是痴人妄想!——我曾经把自己写的《煮鸡蛋》一文读给女儿,想让她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谁知她却回我一句:是你自己感动了吧。说得我一时语塞。——痛定思痛,觉得她说的也许没错!
对一个人的教育是有时效性的,关键时候只有几步,尤其是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但无论什么时期,身教都比言教重要。因为身教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
孩子成年以后,父母的说教越频繁,往往越适得其反。此时,就把孩子心甘情愿地交给生活这个老师吧。相信大仲马在他的《基督山伯爵》里说的那句话:“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要用患难来完成的。”
但请永远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德既智慧。教育者要立徳树人,以才悦人,尊重教育规律,多发现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剩下的就是期望和等待。——这是每个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应有的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