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达到德的最高境界了,屡次把天下让给别人,而并不为人民所知道,大家都找不到具体事迹来赞颂他。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的长子。按说应该是泰伯继承王位,因太王喜欢老三的儿子姬昌,为了成全姬昌,他与老二仲雍以采药为名,远走他乡到蛮荒之地后来创立了吴国。以便老三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顺利继位,并把王位传给了姬昌。
司马迁写《史记》,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世家第一,因为吴国创立者,本该是继承周天子的,他才是最“正宗”的。
但怎么样呢?尽管孔子、司马迁两大伟人全力加持,知道吴国故事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也是一例。
做好事是德,不留名更是至德。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论语的第八篇《泰伯篇》。
在学之前,我们还是先把昨天学习的内容再复习一遍,温故而知新。
昨天的内容是: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说的是孔子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他既温和又严肃,既威严而又不暴戾,态度极恭敬而又安详。
这是一种非常高境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的统一,因为能够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做到这种中庸状态真的是不容易。
这都是圣人每天一点一点修炼得来的,学识丰富了,能力强了,态度也好,所以说内在有品德和外在有形象。
如果我们都能够认真学习论语,像孔子这样修炼的话,也是可以达到他的这种表现的,大家都好好修炼起来吧!
今天学的这一篇的第一章,说的是太伯的故事。先来看一下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简单的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达到了德的最高境界了,屡次把天下让给别人,并不为人民所知道,大家都找不到具体的事迹来赞颂他。
泰伯到底是谁呢?其实在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这里再结合这一章具体的来给大家捋捋,泰伯是孔子经常标榜的一位圣人。
先说说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国文化我们一直说是一脉相承的,从哪里传承下来的呢?传承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孔子是集中国文化之大成者。
我们现在学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孔子来总结传承下来的?当然了还有道家,墨家,诸子百家,以儒家为大、为尊。
周朝前后分为春秋和战国,一共绵延了800余年。为什么能统治天下那么长时间呢?这与它祖德深厚很有关系。
所谓的祖德,不是迷信,而是说祖先开始历代培养历史的根基,都是以德来立身处世的,所以他能够以德得到国家,而且能够把这个国祚绵延几百年,这都是不简单的。
同样是得到国家,后来的秦国秦始皇统一国家的时候,其实他们也已经经营几百年了,但最后因为他们是以法得国,用法得到国家,靠的是暴虐的政治,最后国家建立起来了,但是仅二世而亡,很难长久下去。这就是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区别。
说了德治和法治这一块的区别,那么咱们现在谈谈泰伯的故事。
文王季历的父亲,是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
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是泰伯,次子是仲庸,三子是季历。季历年龄小,但是却比两个哥哥都先结婚生子。季历生了一个儿子叫姬昌。姬昌出生的时候,据说有祥瑞,古公亶(dǎn)父非常喜欢这个孙子,自己感叹:“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就是很希望姬昌能够继承他的事业。
在此之前,太王看到殷商政治生命已经快要结束了,就有意向革命。
照中国古代的规矩,太王王位一定是要传给他的长子泰伯才可以的,他就告诉泰伯要好好努力,将来可以把殷商的腐败政治推翻。但是泰伯依照传统的观念,认为殷商的政治尽管败坏,但是周终归只是殷商的诸侯,不应该去推翻它。对于他父亲太王的这个思想,泰伯是左右为难。
在家族中,按孝道应该听父亲的,但是对于国家,忠道又不应该听,再加上泰王又喜欢弟弟的儿子姬昌,觉得他有能力来把周朝发扬光大。
所以他思前想后,最后就采取一个方式,和自己的二弟,就商量着出走,把王位继承权让给三弟。因为他俩不走,季历是无法继承的王位的,否则就乱了规矩。
于是两个人趁父亲生病的时候,谎称进山为父亲采药,就一去不复返,远远的走了,走到哪里呢?家人找不到的地方。走多远呢?就从陕西的岐山县,一路走到现在的江苏无锡,现在来看公路就一千四五百公里,在当时有多远,就可想而知了,而那个时候的无锡这个地方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两个哥哥都失踪了,季历理所应当的就顺利的继承了王位,后来又把它传给了姬昌,这就是周文王!周文王后来又经历了许多,传位给周武王,周武王和姜子牙共同起事,推翻了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周朝。
而泰伯和仲雍到了无锡,与当地的土人生活在一起,还断发文身,以示加入蛮夷部落,绝不西返。
有品德就是有品德,金子到哪里都发光,由于他们俩的能力和人品都深被认可,因此被他们土人推举为王,这样就有了吴国的雏形。泰伯去世后无子,仲雍继位,之后吴国的君主,都是仲雍的子孙。
有的人就会说,泰伯是因为二弟听他的,被他带出来,跟他离家受苦,所以故意不婚不育,让二弟和他的子孙得以享国,这个就是猜测了,真假不知道!
后来周武王当政以后,就把吴国都纳入了周朝的范围,找到了太伯和仲雍的子孙,封为吴王。从此传下来,一直到了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到夫差的时候,吴国被越国所灭,传了好几十代!
大家看到了没有,在这个故事里面,泰伯因为不想父亲为难,所以就自己出走,并且是找了一个采药的借口失踪了,而不是说我就让给你怎么样。连名字都不愿意留下来,而周武王后来知道了,找到了他们的后代以后,并且把他们的子孙封为吴王,建立吴国传承下去,可见这一家的家风是非常好的,不像别的地方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为了清除政治对手,就互相伤害。
大家要是看过《雍正王朝》,就知道康熙那么多儿子,哪一个都不是善茬。最后八王夺嫡,四爷雍正脱颖而出。
雍正之所以能够当上皇位,一个是与他自己的努力,他的人品有关,还有一个,就是跟乾隆有关。
康熙喜欢乾隆,觉得这个孙子能够把国家发扬光大,所以后来传位的是雍正,也顺利的传给了乾隆。
在这里面故事里面,大家也看到太王喜欢姬昌,觉得他能成大事,所以才有了季历继承王位的故事。故事虽然是同样的,但是不同的是,雍正王朝是互相倾轧爭来的,而这里面是让的。
孟子说过: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有的人能让国,是因为好美名。而泰伯则不仅有让国之德,却能隐名,他跑得远远的失踪了,国人连他的生死都不知道,只知道说是去采药就没见人了,所以他既不为名又不为利,可见这个人的不简单。
这样的故事,后来有和他同时代的差不多的还有两个人,大家也比较熟悉,也是让国,就是伯夷和叔齐,以前我们讲过求仁得仁,有何怨,说的就是他俩!
就是孤竹国的伯夷,叔齐兄弟把位置让给了老三。同样是老大老二合谋让位给老三,但是太伯和仲雍的故事远远不如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被人所知道的多。
伯夷叔齐后来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在首阳山上饿死,是因为这个才出了名。
太伯和仲雍他们让位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出现了,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孔子知道这个故事,觉得这是一个典范,那中国古代尧舜禹是禅让的,后来是家天下,到这两个人能够这样做,那是相当不简单的,所以觉得要好好的去赞美一下他们,把他们的事迹宣扬出去。孔子说,“民无得而称焉”,要替他们正名。
司马迁后来写史记,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世家第一,第二是姜太公,第三才是周公的后代鲁世家。
当时的时候吴国是蛮夷,都不是中原国家,司马迁为什么把它放在第一呢?就是因为吴国的创立者本来是该继承周天子的位置的,它才是最正宗的。
即便是这样又怎么样呢?尽管孔子和司马迁两大伟人全力加持,知道吴国故事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啊!这是其中一例。
我相信,如果说不是我们今天系统地学习论语,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故事对不对?所以,做好事是德,不留名是至德。
大家想想,面对王位那么大的诱惑,能够去拒绝的有几人呀!所以说这种品德是特别难得的。
我们一般人要有这样的机会,早就挖空心思去做了,但是那个位置好不好做?说实在的非常难,很多人都说,给我个皇帝我也能做。
说的是不假,真的坐到那个位置上你就愁死啦!没有品德者,才不足者,不足以在其位。有这个才能而不做,还能够推让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孔子就非常推崇这种人,把泰伯列为德的最高境界,至德。
泰伯的这个就是君子坦荡荡,修养到了“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了道德,为了自己终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
曾子也说:“求于人者畏于人。”对人有所要求,就会怕人。如向人借钱,总是畏畏缩缩的。求是很痛苦的,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但隋炀帝另有一种狂妄的说法,他说:“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迫人来。”能说这种狂妄的话,自有他的气魄。这是反派的。
到他自己晓得快要失败了,被困江都的时刻,对着镜子,拍拍自己的后脑:“好头颅,谁能砍之?”后来果然被老百姓杀掉了。这是反面的,不是道德的思想。但是我们引用他的话,当“谁知富贵迫人来”的时候,能不被富贵所迷惑的就是泰伯,足以成为千古的榜样。
好啦,今天这一章就解读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聆听。
明天我们学习下一章。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具体什么意思呢?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继续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