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泾地区姓支的,大多是徐石村的人,或者是从外地搬迁来的。在清朝光绪年间,这里的支姓家族里出了一员武将,此人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人们都把他叫做支三老爷,由于人们都这样叫,以至于后人把他的大名倒忘了。
支三老爷年轻的时候就投笔从戎,在军队里因作战勇猛,得了几次战功,被提拔为偏将,听说他的一把大刀有七十八斤重。当了将领后的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再接再厉,又立了几次大功,被提升到京城做了官。出身并不豪门的他,凭着自己的努力登上了这个位置,是很不容易的,理应倍加珍惜,可是当了京官后的他,地位变了,周围环境也变了,随即他的思想也变了,换了现在的话讲就是开始腐败了。然而更为严重的是,他的淫胆也大了。有一-次喝饱了老酒竟去私闯后宫,被慈禧太后知道了,要杀他的头。幸亏已身为军机大臣的翁同稣看在是同乡人的份上,出面保了他。此时的翁同稣不但在朝廷上身居要职,而且还是先帝同治皇帝和当今皇上光绪皇帝的老师,面子很大,慈禧太后也落得作个人情,就答应了翁的请求,免去了他的死罪,贬回常熟横泾老家。
回到老家的支三老爷照例说应该吸取教训,夹着尾巴做人,安度晚年。可是横泾毕竟是个小地方,突然来了个京官,不得了了,地方上的乡绅土豪财主名流纷纷登门拜访,一时间阿谀奉迎、拍马屁者几乎踏低了门槛。在明清时期的封建朝代,如果家族里出了朝廷命官.或者考上了较高的功名,就可以在家祠前竖根旗杆,以示荣耀。此时的支三老爷已被捧得昏了头脑,早已忘了自己是被免了死罪贬回老家的,以为是衣锦还乡,张扬的个性发展到了极点,也叫人做好了旗杆,备好了旗杆石,选了个黄道吉日,竖在自家祠堂前。旗杆上桐油揩得铮亮,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看上去很耀眼。竖杆那天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排场很大,吸引了附近不少村民前来观看,凡是说了好话的人都有赏钱。有个化缘的老和尚经过这里,看了一会,说了一句话:这样可万年不朽了!没拿赏钱就走了。后来有人说:老和尚说的是咒语,咒支三老爷“万年不秀”。这个支三老爷不但太张扬,有时还蛮不讲理。有一回他养的马跑出去吃了人家田里的稻苗,人家对他说:老爷,你的马把我家的稻苗吃了。他听了以后不但不赔礼,反而说:哦,难怪我的马这两天在拉青屎。他不怪自己的马吃坏了稻,而是怪稻伤害了马。这句话直到现在仍是本地人在茶余饭后的笑料。
时过境迁,支三老爷死后,家境就慢慢败落了,很多人都吸上了鸦片,吸得把房子都卖掉了,那根旗杆早已不知去向,唯有那块旗杆石在分承包田前还在一家生产队的打麦场上,后来也不知弄到哪里去了。(支坚榕收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