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点关于读书的小感受。
简单的说,我觉得关于读书,也有三个境界:
——停得下,进得去,出得来。
先说“停得下”。
现代社会功利性强,快节奏,凡事都讲究效益。这对于读书做学问,真是个大忌讳。
所以也时常产生断章取义,以讹传讹,一知半解,甚至歪曲本真的事情。
带着固有的偏见,或者情绪去读他人的文章,是不会定下心来去认真体会文章的观点的。或者匆匆浏览,攫取一些片段,张冠李戴一下。
这种走马观花式样的阅读,与其说是阅读,倒不如说是娱乐。或者说是工作也可。能记住一些句子,段落,在某个娱乐的场合,能说上几句,已经算惊艳般的功德圆满了。
阅读,真的需要一颗安静与安定的心,才可以。捧起书本的那一刻,首先心要静得下来。
再说“进得去”。
我们读他人的文章,尤其是古代的诗词,首先起码要认得每一个字,尤其一些生僻字,知道它们读什么音。
其次起码要明白每一个字的涵义,要知道在文章中的涵义。还要理解文章中一些特殊词语词汇的涵义。比如现代文章中的成语,古代诗词里的典故。这些成语、典故的来龙去脉,产生缘由,在文章诗词中的意思。
还需要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传达怎样的观点与价值观,这样的观点与价值观,与文章产生的年代是否契合?放到现代有哪些是不合时代的糟粕,哪些还有存在与借鉴的价值。
我觉得做到以上,算是读进去书了。
我们平时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属于进得去。
最后说“出得来”。
读书能读得进,但也要出得来。
不然,就是读死书,是个书呆子。
拿我小学老师的话,就是读书要“活学活用。
读书的目的,还是要学以致用。读了书,用不上,那就是读死书,书呆子,毫无意义。
好比孔乙己,知道了茴香豆的“茴”字有几个写法,有何意义呢?
假如孔乙己不但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几个写法,而且知道每一个不同写法的来由起源,历史渊源,变异过程。并且每一个不同写法产生于哪个时代,哪个地方,如何变异的,为何变异……
那倒是也算有学问的古文字专家,也算读懂书了。
如果读书到了这个阶段,也仅仅是停留在知道、懂得。
但是知道了、懂得了,还需要会化用。会把学到东西运用到实际。
如果是写文章,最基础的会引用。但简单的引用,也仅仅是懂得。而且往往有“掉书袋”的嫌疑。
要进一步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文字与语言重新表现出来,那才是化用,就是二次创作。
这才是出得来。
到了这里,算是对文章有了全方位的理解,读得比较通透了。
拿一句诗,就是明白了事物的“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了。
视角位置不同,呈现各有千秋。
才开始对世间万物的理解与处理,会不拘于泥。
历史上,这样的化用很多。举个例子:
唐朝的白居易,有一首《种桃杏》:——“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以为苏轼词中这一句必定是受了白居易这一句的启发。化用了白居易的这一句诗。
这大概也可算是读书出得来,到能化用境界的一种。
丰子恺先生也说,古人诗词中,全篇都好的很少,所以他作画,常取其中一两句。
我觉得丰子恺先生是读书读明白了,出得来的一个。
我以前,见简书上有人一年阅读一百多本书籍。平均两三天就阅读一本书。阅读量不可谓不大。但我一直深深怀疑,此人的阅读效果。
这种云飘荷塘式样的读书,从消磨时间的角度来看,倒无不可。其它,那就呵呵了。
而我们更不能因为为了写文章,急火急燎地去阅读,以为今天读了一本书,明天就可以写出美妙的文章。或者马上可以从他人的文章里得到启发,找到灵感,寻到可用的内容,嫁接到自己的文字里。
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以前总听一些人谈起读文章,
他们读胡兰成、徐志摩的文章,说渣男,不好;
读林徽因的文章,说绿茶,不读;
读周作人的,说汉奸,也不读;
读沈从文的,说他土匪江湖人士,不美。
……
凡此种种。
我看他们好像不是读文章,是在相亲、攀亲戚、交朋友、找闺蜜……
我们阅读,读书,不能如此功利。
让读书回归读书。先放空自己的脑袋。去感受别人文章里的美好与精妙,享受这种美好。
也不要受其它情绪内容的干扰。感受文字世界的精彩就好。
以前我听人说过一句话:
心中有事三界窄,何为三界?前生,此际,来世。
现我觉得这句话用在读书上,也无不可为。
——读书,心中有事三界窄。
2023/03/01 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