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阐述了这样一种关于成才的法则:没有所谓的“天才”,所有的天才都是“练”出来的。要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世界顶尖级大师,你需要练习至少一万小时。没有其他的法子,如果你想成功,那就必须得花一万个小时。当然这个理论并没有完全否定天生潜质对天才的影响,但它认为更重要的是后天的训练:勤勉与精进。在这个理论中,它反复提到的是“Deliberate practice”(刻意练习)。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自己叙述道: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爱因斯坦,伟大的科学家,人们眼中的稀世天才,发现了著名的“相对论”,尽管如此,他仍坦诚地说,他也是经历了“十年沉思”。从著名国际钢琴家李云迪、朗朗的成才简历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从小就开始刻苦练习,每天练习弹钢琴成了必修的功课,日复一日的积累与精进才有了今日的炉火纯青。这些令我们仰望的巨星们给我们带来关于天才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当然,只是可能。使这个可能性变为现实的是:大量重复的练习、刻意练习。
如何练习?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练习都能成就天才。在学习方面,心理学家把我们的大脑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是指我们平常做某件事时得心应手、驾熟就轻。比如说,我们早已经会背诵“九九乘法口诀”、比如说我们早就学会了骑自行车,这些我们早已经烂熟于心,我们每当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无需考虑便能应付自如,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因为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所以相当容易,也比较舒适,没有任何压力而言。恐慌区是指,我们压根就没有接触过,或者我们能力之外的事情,一提到某件事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犯怵,缺乏信心,情绪恐慌。比如,我们仅仅会骑自行车,但是现在接到命令,要我们开飞机,那么“开飞机”这件事情就在我们的恐慌区。而学习区则是:我们虽然暂时不会,但是经过练习,能够很快掌握的事情。它介于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比如,我们已经熟练了骑自行车,现在让骑摩托,由于摩托车和自行车的运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也是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虽然暂时不会,但也不至于恐慌,通过大量的练习,能够很快掌握这种技能。
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心理学家指出:最有效的练习是在“学习区”练习。舒适区,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再练习也只是做无用功;恐慌区,由于我们一想到就犯怵,压根没有一点信心,再练习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而学习区则不一样,通过制定计划,不断地练习、反馈、纠正、再练习,直至掌握,从有到无、从不会到会,我们容易获得信心和成就感。
在学习区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这是成为顶尖高手的秘诀。这也就是汉语里提到的循序渐进、佛家常说的精进。在刻意练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导师(教练)。如果只是一个人练习,自己很难发现错误,而导师作为旁观者则能轻易地发现并及时纠正。练习、反馈纠正、再练习,这是成才、进步的循环。
然而,这个练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很漫长的、化茧成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究竟要练习多久呢?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十年。如果按每天练习三个小时计算,练习一万小时,大约需要十年。
谁愿意付出十年的刻意训练?
十年不短,对于宣扬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来说,守志十年更是太漫长。谁愿意为“顶尖高手”、“王者”、“大师”这些皇冠付出十年的艰辛呢?毅不坚者志不达,真正能成为顶级高手的人,必定是意志坚定的人。然而意志并非成才的唯一因素,要成为顶级高手,还需要兴趣、爱好的支持。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做起来就会开心,再辛苦也不会觉得累。兴趣的好处就是它能驱动我们的练习自发地进行,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中国人在学习中强调一个“苦”字:头悬梁锥刺股、学海无涯苦作舟…很多外国人则强调一个“乐”字:寄学于乐,遵循兴趣的指引,在乐学中开发潜能。无论是苦学还是乐学,要想成为大师,大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重复练习也总是有好处的。
你愿意为成为某一领域的高手付出十年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