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艺术时间轴(长达300万年)
经历4个阶段演化:一.早期猿人(或能人)— 未发现考古证据
二.晚期猿人(或直立人)一 80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 *人类出现在欧洲的时间至迟在80万年前左右的旧石器时代
三.早期智人(或尼安德特人)一 20/30~5万年前
四.晚期智人(或克罗马龙人)一 5万~1.5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晚期 欧洲最早的艺术产生 5万年~1.5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晚期 欧洲最早的艺术产生 5万年~1.5万年前
主要艺术形式:洞窟壁画艺术 和 雕塑艺术
地点:法国南部 和 西班牙北部(被统称:弗兰克—坎塔布连地区)
手法:写实手法
目的推测:与祈求狩猎成功的巫术活动有关
最著名的洞窟壁画举例
法国西南部比利牛斯山一法国拉斯科洞窟
壁画内容
拉斯科洞穴内壁画约有100多幅,保存较好。其中以马最多,还有牛、驯鹿、洞熊、狼、鸟等,也有一些想像的动物和人像。而唯一的人物形象就是一个被野牛撞倒在地的人。画面大小不一,长者约5.5米,短的有1米左右。画面大多是粗线条的轮廓画剪影,即在黑线轮廓内用红、黑、褐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重量,形象生动,色彩明快,富有生气。最引人注目的一幅是一头被刺破胸膛的牛将猎手顶倒在地的构图。洞内还有一些用尖利工具勾划的浅刻画。洞窟壁画为马格德林文化期的作品。边洞出土木炭的碳14测定为距今15517±800年。
这些壁画很好的反映了1.5万年前穴居的原始人类生活的情景,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了巧妙利用岩壁天然的起伏来绘制狩猎的情景以及它们民族的人物画象。根据对拉斯科岩洞绘画布局的研究发现,凡是对人类有威胁的动物,如虎、豹、豺、狼等,大都绘制在朝外的岩壁上,而温顺的牛、马、鹿等,大都绘制在朝里的岩壁上。这说明,这些壁画有一定的宗教禁忌的含义。大概通过这些图,来表达当时的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恐惧感和理解。
壁画忠实地记录了世界各个文明发源地的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化、科学的总体面貌和变化,以及许多民族盛衰消长和相互影响的历史。
壁画材料:使用的颜料是木炭及各种矿砂,工具则是蕨草和羽毛等。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坎塔布地区
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西班牙坎塔布利亚自治区的桑蒂利亚纳·德耳马尔附近。这些岩洞在距今11000~17000年前已有人居住,一直延续至欧洲旧石器文化时期。1985年该洞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旧石器时代的奥瑞纳期、梭鲁推期和马德格林期先后有人类生活聚居在此。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它包括主洞和侧洞。
历史发展
这些岩洞在距今11000~17000年前已有人居住,一直延续至欧洲旧石器文化时期。1985年该洞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尔塔米拉洞窟是1869年由考古学家马塞利诺·德桑图奥拉及次女玛丽亚发现的,挖掘工作开始于1875年。它为南欧马格德林的文明提供了绝好的见证。1879年发现了第一批绘画,起初,由于这些绘画艺术高超,保存完好,曾一度引起专家们的怀疑。由此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把它称为“史前西斯廷小教堂”。
洞窟简介
阿尔塔米拉洞窟
该洞窟长1000米,深邃而曲折。150多幅壁画集中在长18米、宽9米入口处,为公元前3万~前1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绘画遗迹,称"马格德林文化"。洞内有史前人睡觉的地方及烧烤食物、生火取暖的石灶,灶底余烬痕迹清晰可辨。洞顶和洞壁多是简单风景草图和分散的动物画像,如野牛、野马、野猪、猛犸、山羊、赤鹿等,多以写实、粗犷和重彩手法,刻画原始人熟悉的动物形象,有站、有跑、有卧、有叫,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壁画颜色取于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掺和动物油脂,以红、黑、紫为主,色彩浓重,艳丽夺目,达到史前艺术高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窟底有一条隆起的岩石,上铺帆布,供参观者仰卧观赏崖壁画。
马格德初期,岩洞中央大厅被装饰一新,壁画上的一些动物形象十分高大,例如一头鹿身长2.2米。它们体现出自然主义风格和不同动物各自独有的特点以及第二性特征令人惊讶!尤其突出的是作者细腻的笔法和用赭石、红、黄、黑等有限的颜色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的鬃毛,又巧妙利用岩洞内凹凸不平的墙壁表现动物的形态,产生出惊人的艺术效果。
受伤的牛画中野牛四肢蜷缩在一起,头深深埋下,背则高高隆起,显示出因受伤而痛苦不堪的样子。造型基本写实,并带点夸张,显示出原始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这是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最著名的美术作品之一。西班牙的这个洞穴长约270米,壁画集中在入口处长18米、宽 9米的地方。上面画的主要是各种动物,包括15头野牛、3只野猪、3只鹿、2匹马 和1只狼。这里所见的被人称为“受伤的野牛”,位于主洞的顶部。从二十一世纪是看到的画迹来看 ,这些壁画是先勾线后涂色,色彩以赭红与黑色为主,都是天然矿物颜料,可能是用动 物的脂护和血调合,所用的绘画工具,可能是利用当时的一些动植物和兽毛制成的。这些壁画距今约有二、三万年的历史。
阿尔塔米拉岩画
在大约七八十平方米的洞顶上,布满了动物绘画——野牛、野马、野山羊和鹿,还有一些古人的手形和一些至今没能破译的符号。这些岩画大多为彩色,主色调是赭红和黑色,也有些许黄色和紫色,色彩艳丽,动物形象逼真。一头站立的野牛,比例真实,肌肉丰满,尾巴翘起像在甩动,脸上表现出狂野不羁的神态。一匹野马,线条流畅,身体显得挺拔、矫健。
仔细观察,画的边缘都有线条状的刻痕,沿刻痕是黑色的线条。这让人们猜测,万余年前这洞窟里的主人是先用坚硬锋利的石器在岩石上刻出动物的轮廓,然后用黑色勾边儿,再用红色和黑色等颜料着色。据研究,洞窟的主人使用的颜料取自天然矿物,艳丽的色彩经久不褪。许多画巧妙利用洞顶岩石凹凸不平的自然形状画就,更显动物的自然本色。有的画只刻有线条,没有涂色,大概是没有完成的作品。这个洞顶共有岩画30多幅,风格基本相同。专家推测,这些作品很可能出自一个或几个绘画高手。由于这个洞窟的岩画都绘制在宽大的洞顶上,人们送给它一个“大顶窟”的名字。又由于洞顶上的岩画色彩艳丽,人们也称它为“多彩窟”。
史前雕塑
出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威伦道夫
中文名: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英文名:Venus of Willendorf
出土:奥地利威伦道夫
规 格:高11.1厘米
材 料:石灰石
存藏处: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约作于公元前2.8万年至公元前2.5万年之间,旧石器时代。该作品是举世闻名的女性神雕塑,被人们称为“原始的维纳斯”,又叫“母神雕像”。
女神的面部、手脚等细节表现较为粗糙,头部仅刻有卷曲的头发,而手臂细小。雕像的头部被卷发所覆盖,面目五官不清,细弱的双臂搭在双乳上方。原始艺术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特征。是符合原始人的理想追求与生殖崇拜。作品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