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来没有后退(亚伯拉罕·林肯)。——题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1508/58b68cbf606ddbda.jpg)
断舍离
2018年12月初,整理房间,扔掉了很多东西。
断掉的是物品,清除掉的是一些记忆、人物和事件。
“八分饱”的哲学
每餐若吃得太多,多的食物消化不了,便会囤积在体内形成脂肪。同样的,计划列得太多,便没办法全部完成,能“消化的”也只有那些必须的。
回看2018年初的计划,再回看2018年底的总结,发现计划实则太多太满。是时候要舍弃一些那些不太重要的东西,只留下最最重要的事情。
我想在山上建起一座小屋,有花有水有小院,可是需要我从山下挑水一担担地往山上走。一根扁担两头各挂着一桶水,如果两桶水都装满100%我往山上挑,我不仅会歪歪斜斜地走路艰难,并且水会摇摇晃晃地溢出来,到山顶的时候,可能两桶水都剩下没多少,说不定每桶水才50%。并且这一路我太累,总是担心水会洒出来,自己也走得不顺畅。
如果从一开始,每桶水各盛80%呢?我会稳稳当当地往山上走,并且到山顶的时候,每桶水仍然各有80%,而且不会洒出。并且这一路我不会太累,虽然负重,但是比挑100%的两桶水好太多了。
吃一餐饭,吃到“八分饱”感觉不饿的时候就停止,同样,每天的计划也不要太满,80%就够了,剩下的20%是用来呼吸和享受生活的。
最重要的三件事
既然两桶水各装80%,舍去了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2019年,只有最重要的三件事了。新的一年,努力做到,并实现它们就好,无需太多。
第一件事,是一切“革命”的前提,
第二件事,是为第一件事服务的,
第三件事,是在拥有第一件事后才能更加安心做好的。
为什么是三件事?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啊!这三件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新的一年,努力做到,并实现它们就好,无需太多。
年度关键词“专注”
2019年年度关键词——专注!为什么要专注?
科学家林俊德是将军也是院士。他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52年,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医生建议立即做手术,而他关心的却是:手术后能不能工作?当医生说不能时,他毅然放弃了治疗。临终前他9次要求、请求甚至哀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于是他一边戴着呼吸管吸氧,一边坐在电脑前整理资料,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本段来自搜狐新闻)
科学家高伯龙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天在实验室都工作超过15个小时,几乎每一个春节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代激光陀螺实验样机、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双轴旋转式惯导系统,为推进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和提升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久治不愈的哮喘病、高血压已拖垮了他的身体,他却拖着带病的身躯依然坚持工作到生命最后。(本段来自公众号“北洋之家”)
请学习科学家的这种精神吧!看看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
所以,新的一年,请拒绝千篇一律的鸡汤文,拒绝负能量信息,少看娱乐八卦,多看央视新闻;不管当下的那一刻在学什么,请“专注”那个时间段的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
“刚刚好”的节奏是最适合自己的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与个性的不同,乃至悟性也不同。所以在同一件事情上,每个人的节奏都是不一样的。别人跑得比自己快无须紧张焦虑,别人走得比自己慢也不要沾沾自喜。
我有我自己的节奏,而这个节奏就是“刚刚好”——不快也不慢,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自己就行了。
积极地正向思维方式
因为曾经遇到的一些事情和一些人对自己持否定态度,所以连带自己也对自己不认可了。为什么要因为外力对自己持否定态度,自己也对自己持否定态度呢?为什么要因为别人不认可自己,自己也不认可自己?
多年以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大概就是我一直以来不自信的根源了。很多时候,我都在鼓励、赞美、开导别人,为什么我不能像对待别人那样鼓励、赞美和开导自己?
而且,每当我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我才觉得“是哦,原来我挺好的”,为什么我需要别人的赞美才能提起自己的自信?
换一种思维方式吧,每天多鼓励自己,多赞美自己,要觉得自己特别棒!比如“我今天才画了三十分钟的画,太少了”要变成“我今天画了三十分钟的画,比昨天又有进步哦,真好”这样的思维方式。
以上,作为2019年的开端。
新的一年——我来了!加油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