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同事说了一个新闻,90多岁的老人,热衷买听课买保健品,花了27万,买了一堆放家里也吃不完。但是,老人身体十分健康。
我觉得现在有的老年人买保健品,心态就是交个朋友。
保健品推销员对待客户的态度,那种关心和实际行动上的体贴,让老年人心里暖暖的。老人就把推销员当成亲人或者朋友了,花钱,那就是支持亲友工作。
保健品商家在他们眼里就是老年俱乐部。喜欢去听课,或者说习惯去听课,总比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听收音机好吧。一堆同龄人聚在一起,还能大把花钱炫富,多有成就感。到了这把年纪,还能刷出点成就感多不容易。
保健品,老人觉得好,不管是不是保健品本身的功效,反正老人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现在存在的矛盾就是,儿女觉得老人的钱都被骗走了。那本来是留给儿女的钱呀,现在都到了商家手里了,能不着急嘛。
保健品价格确实贵,而且功效也被夸大,但是通过授课的形式,成功暗示了老年人的积极心态。老年人心态得到了调整,让保健品的功效得到加成,不断往复形成了正反馈。
儿女一来是没耐心也没时间给父母做健康指导,二来是觉得老人的钱本来就是留给自己的,缺乏危机意识。等到保健品这一有力竞争者登陆以后,发现失地难收了,就开始责难父母乱花钱。
父母本来身体变好了,没想到儿女还不乐意,一来儿女不如推销员关心自己已经不满,又加上儿女在这一事件上对自己的否定,对女儿的态度再打折扣。从而矛盾更加难以调和。
本来想公益机构组织健康讲座或许可以对老年人盲目购买保健品有所帮助。但是想想公益机构的动力怎么能跟拼命捞钱的比呢。
最后只能祝大家都身体健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