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一中 刘绪洲
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味来自哪里?【内容提要】中国历史文化辉煌悠久,而中国诗歌作为中国文化最灿烂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那么这些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中国古诗,它们的韵味到底来自哪里呢?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古诗 韵味 来源
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一文中指出:“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中国诗为何能在有限的文字里实现向无限意义的生成,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与回味,由于学校高二年级后半学期开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下简称《欣赏》)这门选修课,我有机会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探究,觉得古代诗人在以下方面的艺术追求和创造对中国诗这一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故略作陈述,与大家交流。
1.迷人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读过《春江花月夜》的人,相信没有人敢说不喜欢。那么,大家喜欢这首诗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首先源于这首诗独特的意境美。想想看,单单是春、江、花、月、夜几种事物就足以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了。沉浸在这幅画面中的读者,怎能不为之感动和回味呢?
《欣赏》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单元,内容就是欣赏古代诗歌的意境美。学完这个单元,我们还会感受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的清幽寂静,“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瑰丽辉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浩瀚壮阔,“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澄澈明净……
2.生动的比兴
中国是一个含蓄的国度,中国人抒情也以含蓄为最高的美学追求。中国人反对露骨、粗俗的表达。钱钟书说:“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精辟地说明了中国诗歌在表达上的这种鲜明特征。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达是如何实现这种含蓄的呢?我的看法是,自从《诗经》发明了“比兴”的手法后,中国古代的文人便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清人方东树说,“正言直述,易于穷尽,而难于感发人意。托物寓情,形容摹写,反复咏叹,以俟人之自得,所以贵比兴也”(《昭昧詹言》)我觉得是对这一问题的恰当解说。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为亡国之君,诗人如果正言直述,那不过是有多么痛苦和伤心罢了,可一旦换成比兴则来得格外形象生动,意蕴悠远。
3.真挚的感情
真情实感是文学的生命,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在文学创作的漫长历史中,抒写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可,引起读者的共鸣。《庄子•渔夫》篇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落叶添薪仰古槐以前读过唐代元稹写给亡妻的一首诗。诗歌通篇只是回忆了与妻子生前相处的一些片段,描述了一些琐碎的生活细节,但因为作者所描述的生活和情感皆是真实的,所以读来格外悲恻动人,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原诗如下:“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家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簪。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遣悲怀之一》)大意是富贵人家娇生惯养的小女儿嫁了我这么个贫困潦倒的文人,但却处处表现得可爱乖巧。看见我衣服单薄,就翻箱倒箧的想找点衣料,见朋友来了,还拔掉自己头上的最心爱的金簪子,换钱给我们买酒。因为家里贫困只能采些野菜来做饭,常常凝望着院中的古槐,看能不能多掉下几片叶子,好增添更多的柴火。现在我终于混出个人样了,可你却……
4.深刻的哲理
在古典诗歌创作的内容领域,能带给读者以无尽的感染和回味的,我认为除了作家那深长的情之外,还有神秘的思。或许是源于生活经验的总结,或许是源于艺术灵感的瞬间迸发,在古代诗歌的艺术长廊中,我们总能挖掘出很多这样一些能带给我们无限启迪的名篇佳句。像我们小学时候学过的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有生。”中学期间学过的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唐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宋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那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等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读来令人思绪万千、咏叹不已。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理性的启迪并不亚于感情的感染,在一定意义上它和深长的情感一样也能丰富我们的心智,陶冶我们的情操。
5.多解的诗意
诗句内容的多解造成诗歌耐人寻味的效果,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擅长写无题诗,他的很多无题诗都读不出真实的写作意图,也读不出完整的故事情节,甚至连故事发生必须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也不确定,只是委婉地表现自己的一些情绪片段,但正是这种含蓄模糊的表现和纯意识流的结构方式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每个读者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自由联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从而获得心灵感应和情感认同,获得阅读的快感和幸福。《锦瑟》是我们必修教材中学过的篇目,这首诗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诗句究竟写什么内容,我们不知道,但我们从诗歌中明显能读出一些令作者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生活经历来。
一春梦雨常飘瓦又如他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等诗句也都是既含蓄朦胧、抽象多解又意境杳渺、情思绵长的妙句。
6.构思的留白
“留白”一词源于国画,它的含义是,在整幅画的构图中,留下较大的空白,让读者结合画面已有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去补充。中国画特别注意这一构图方法,杰出的画家甚至只在画面上画出一个角落或半幅画面的景物,但是读者却能结合他们的提示补充出留白的内容来。如我国宋代画家马远和夏圭就善于运用这种技巧。
按照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诗书画印,一切同源。那么,我们不妨把中国画创作领域里的这一技巧用来解释中国诗歌创作中的一些问题。以前读过一篇赏析贾岛的名诗《寻隐者不遇》的作品中说:“贾岛这首诗,寓问于答,在寻访者和隐者徒弟的谈话中,至少隐藏了两层问答。完整的应该是这样:
第一问:你的师傅在哪?
答:我的师傅采药去了。
第二问:他现在在哪?
答:在这大山里。
第三问:你能带我去见见他吗?
答:不能,山上的云雾太浓,我也不知道他在哪。”
寻隐者不遇结合全诗,作者对三问的问题和第二问的回答都做了省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该诗问答内容的正确理解,相反这种处理,让问答的若隐若现和隐士的若隐若现融为一体,相互发挥,更能突出这位隐士高洁自持、超脱世俗的鲜明形象,也让读者联想到山峦的高峻,云霞的深杳。短短一篇20字的作品能带给读者如此多的想象和创造,按照传统诗歌艺术理论来讲,不正叫“以虚写实”,“以无形绘有形”吗?
7.独特的结句
“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写景句结束全诗的一种方法。它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结句写景,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从而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对于这一艺术效果,《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指导中,以柳宗元的《渔翁》为例进行了说明。对于这首诗苏轼认为以“欸乃一声山水绿”作结较好,后两句景语“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为蛇足。编者认为,这两句对渔翁的生活环境作了更为生动的描绘,系诗境的进一步开拓和升华。如果仅以“欸乃一声山水绿”作结,虽然也余韵悠长,但只是表现了人间实境,缺乏飘然出尘的仙意,以及作者被贬时孤傲高洁、超然物外的意趣。这段分析我觉得比较中肯,对苏轼当年提出的观点是一种很好的纠正。
8.优美的音律
中国古典诗歌都是能配乐歌唱的,近体诗对于诗歌的音乐性要求更加严格,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关于它的押韵平仄、体制形式以及它对诗歌韵味功能表现上所起的作用,前人已经阐述备至,此不赘述,只列条目。(此文刊载于2013年10月《文学教育》,此处有删改)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童庆炳著,中华书局,1992
2、《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中国历代诗话选》王大鹏等编选,岳麓书社1985
4、《谈中国诗》钱钟书,1945
5、《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宗白华,196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