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的四国游历中,这四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联吗?这四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四个部分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在每个部分中,作者都具体描述了那些国家的奇特之处,以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
其中,对各个国家的描述,都以英国为原型,并在描述的过程中不露声色地对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权纷争,予以抨击和讽刺。
因此,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把 《格列佛游记》理解成一部童话,更重要的是,这部讽刺小说充满着对当时英国社会的讽刺,透过这些辛辣的讽刺,我们看到的是英国社会当时的黑暗和腐朽。
这部作品中的每一次经历,都比较独立,也都能够显示主人公格列弗的性格,以及他对游历时遇到的人与事的看法。
如果说每一次的游历是一朵花的话,那么格列弗就是盛开的花蕊的核心,是他的足迹,串起了一个个不一样的国家,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制度,不一样的荒谬现象。
这让我想起了《官场现形记》,想起了《儒林外史》,都是充满着讽刺意味的作品,都可以独立成篇,彼此都可以割裂开来。
四个故事的结构相同,从现实出发,意外中进入某个领域,遭遇不同的人物故事,做出某些行为,然后又回到现实。
这四个故事相同之处还有,都以幽默和夸张的手法,揭示社会的虚伪和荒谬。无论是巨人玩弄人类的故事,还是时间旅行揭示社会的故事,都是如此。
每一次游历结束后,格列佛回到现实社会,都有短时间的不适应。特别是第四次游历结束后,回去甚至开始养马,与马为友,让家人极为排斥。
如果让你带领学生共读这本书,你有什么计划?
我不会推荐学生来读这本书,原因如下:
在小学教材里,上没有出现过讽刺小说,虽然说归于冒险也说得通,故事情节上来说,可以接受,但是这本书创作的背景,西方文化的差异,需要补充的理解支架过于庞大。
小学阶段的孩子,理解力强还达不到理解这种文体的程度。即便是读过去,对于文本背后过于复杂的政经关系,孩子也是无法吃透的。
作为一个单元的文本推荐,这部作品和前面三本书相比较来看,主题不够统一,前几部作品以主人公的成长变化为主线,最后均是成长回来。这部作品明显不是,差异太大,不建议放在小学阶段进行共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