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孕育文明的母体,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是人们向往的宜居之所。然而,城市发展必备的能源、化工设施却因安全、污染隐患,被居民“拒之门外”。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公众公共精神的不足,进而引发“邻避效应”。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培养公共精神,化“邻避”为“迎臂”,无疑是确保城市健康发展的一剂良方。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电厂、垃圾回收站等设施不断增加,由此导致“邻避运动”频现。部分管理部门应对无方,只能“一闹就停”维护稳定。然而,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不但削弱我国政府审批部门的管理公信力,而且骤然叫停筹划多年的建设项目,会令前期投入荡然无存,更会令公共设施建设带动的相关产业发展“胎死腹中”。可见,“邻避效应”对社会影响巨大,解决这一问题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邻避效应的出现有诸多因素,但究其根源还是公共精神的缺乏。这里的缺乏,首先是社会大众公共精神的缺乏。众所周知,在“邻避效应”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抗议民众的反对重点在于“建在我门口”。虽然他们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必要性并无质疑,但却只是空喊反对,未能提出合理解决设施难题的积极建议,可见其关怀公共事务、参与公共管理的精神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公共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值得肯定,但还应认识到政府社会治理的难度也在与日俱增。社会公众只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政府拾遗补缺,才能确保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科学合理。
其次,我国政府缺乏发展公共精神的平台也是造成邻避效应的一大原因。虽然时移世易,但我国政府部分领导干部依然沉浸在昔日“管理型政府”的模式中,对现代社会治理认识不足,在公共设施建设之初,封锁消息,与群众沟通不力,而后期则是强力防控异议,没能正确认识邻避运动中反映出的公共精神。如此一来,邻避运动只是被简单看作群体性事件,政府没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公共建设的简单叫停,直接消磨了社会大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心理,违背了政府决策科学、民主的目标。
城市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公共精神是我们变“邻避”为“迎臂”的关键。“邻避效应”由来已久,发达国家都曾遇到过,并通过努力成功跨越了这一泥淖。20世纪的美国,在城市发展中曾经长期囿于邻避问题,导致发展停顿,为此,美国政府主动引导社会大众发扬公共精神,不仅提前公开建设信息,而且提供意见表达平台,通过“晒项目”,带动与附近居民良性互动,为工程建设提出质疑与意见,进而察纳雅言。在我国台湾,政府为避免邻避效应,对建成企业加大防污监督,企业则发扬公共精神,提供环保补偿。不仅补偿居民经济损失,更为周边社区主动建设图书馆、游乐场等文化设施。如此一来,不但邻避问题迎刃而解,而且社区居民主动欢迎企业来此建设,以便提升社区“含金量”。
邻避效应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发展中的必然问题,它关系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只有改进社会治理思维与方式,弘扬公共精神,才能妥善解决此类问题。相信,当邻避困境的坚冰为社会公共精神所融化,发展中的中国,必然会顺利迈上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光明坦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