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篇个人职场成长小日记
1938字 | 5 分钟只字不差阅读
旧笔记、新学习、新感悟,学而一起成长。
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演讲过,而且也不敢去演讲,一上场就会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马克吐温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演讲紧张的人,另外一种是撒谎的人。只要你的演讲是真诚的,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逼迫自己上场练习,就会慢慢提升。并不是所有演讲者都是天生的演讲高手。你所看到的罗永浩,他曾公开承认是个内向的人。摩拜CEO胡玮炜,也没有出色的演讲能力,但在去年2月份的一次演讲中,甚至紧张的磕磕巴巴,但真诚和真实令人动容,演讲中说了自己如何一步一步开启单车梦想的,分享了很多很多细节和零碎的想法,却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让大家记住了一句话:失败了,就当做公益吧。那一场演讲当时在朋友圈疯传, 这场演讲不管是对整个摩拜单车企业形象还是对胡玮炜的个人品牌都是一场巨大的提升。
移动互联网时代,你要练习演讲,不一定要口齿伶俐,妙语连珠,但一定要学会讲故事。因为不管是投资人还是你的用户,他都更习惯去听你讲故事。你一定记得马云三度高考落榜屡屡合作被拒却成功创建阿里巴巴的故事、史玉柱商海浮沉东山再起的故事、褚时健70多岁在创业励志种好每个橙子的故事… …
到底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呢?今天教你两招:
一、找故事
故事分为两种:第一个是真的故事,也就是讲述你真实的故事;第二种是创造故事。把你碎片化的事情,经过重新策划设计编写变成一个好故事。大多数人的经历都是平淡的,能够真正跌宕起伏的非常少。因此,你需要掌握故事设计的技巧。
找故事的第一步,采集故事碎片。我们每天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外面的信息,有些信息就是故事最原始的碎片,你需要不断收集,整理,作为储备素材。因为现在的我们处于一个健忘的时代,不断摘录,积少成多,等以后用到了就可以随手翻出,娓娓道来。
第二步,深挖自我经历。找个集中的时间,整理你的人生经理,从童年或青年时期开始,找到你记忆深刻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包含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事情造成了什么结果。挖掘出来之后放到自己的故事里。这个过程就像是你在串珍珠的过程,找到你人生经历中的珍珠,一颗,两颗,三颗,串起来,变成完整的故事。最终这个故事变成了你的完整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你。
二、打磨故事
找故事是寻找素材的过程,大部分人找到故事之后,就觉得已经完成了,但并不能成为一个好故事。好的故事需要仔细打磨,你需要像一个电影的编导,把每个阶段每个情节故事排列好,思考如何把这些情节重新改变顺序,排列组合,变成一个精巧绝伦的故事。经历这个过程,你的故事才能从平淡,变得引人入胜。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更具刺激性的信息,它能激活大脑的某种反应,产生更深刻的记忆。什么样的信息才有刺激性:调动听众情绪反应的、与现状产生冲突、引发悬念的、有强烈反差的。
1)调动听众情绪反应的:比如引发你哈哈大笑的、让你特别愤怒的、或者引发你同情怜悯的、或者对你产生正能量激励的。比如尼克胡哲,作为一个没有四肢的演讲者却心存正能量,他的形象就能激发你的情绪反应;比如咪蒙文中提到的天天给老板拿外卖的实习生,能够激发你愤怒或怜悯的情绪反应。
2)与现状产生冲突的。比如针尖对麦芒,比如罗永浩西门子门前砸冰箱,制造了小人物对权威的反抗,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我们微博上常见的人与人之间撕X大战,都是容易引发关注的故事内容。而在你的故事中,你遭遇的挫折、困难都是冲突:就像乔布斯的人物故事中,被生父母抛弃、被自己创建的公司炒鱿鱼、又身患癌症都是冲突。制造冲突,然后解决冲突,就是一个好故事。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是否有产生过这些冲突的时刻,你是否遭遇了重大挫折,最后成功化解?
3)制造悬念。好奇心害死猫,好奇是难以规避的人性。在你的个人故事情节中,先讲一个意外的结果,引发好奇,然后吸引听众一点一点深入去探究答案,也能制造一个吸引人的好故事。比如北大硕士毕业后去养猪,让人非常意外,会引发好奇,“咦,为什么?”然后去探究这个人物背后的故事;再比如伏牛堂的张天一,北大毕业居然去卖米粉,一步一步让受众去自己寻找线索,找到真相;再比如西少爷肉夹馍的孟兵的故事就是“为何放弃30万年薪,去卖肉夹馍?”不仅引发对这个人的好奇,顺带引出了企业和产品品牌。
用情绪、冲突、悬念、去打磨你的个人故事。然后,尝试把你的故事讲给老人和小孩听,或者是你身边的朋友,如果他们听完记住了中间的情节,觉得是个好故事,才真的算是一个好故事。
最后总结一下,别担心内向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演讲需要真诚和精彩的故事。养成采集故事碎片的习惯,不断挖掘自己的经历,通过情绪、冲突、悬念去打磨你的个人故事。
欢迎你在下方留言,每一条我都会看,都会回复,也期待看到你分享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