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唐最幸运的诗人贺知章,生性旷达,仕途顺畅

大唐最幸运的诗人贺知章,生性旷达,仕途顺畅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3-09-02 14:37 被阅读0次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人。唐代诗人、书法家。

他生性旷达,喜欢交友,一生顺遂,仕途发达,八十多岁才从显赫的高位全身而退,并且获帝王与百官相送的殊荣。

01、少有才名,状元及第

公元659年,贺知章出生于浙江萧山,少年时代的贺知章,爱好读书,吟诗作对顺手拈来,十多岁便可写诗赋文,在当地小有名气。

因时局变化、科举一度中止,耽误了他的大好年华。

695年36岁的老贺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他走到码头,贺知章就听到了云门寺的钟声,没走多远就开始想念家人了,写下《早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贺知章科考很顺利,中乙未科状元,也是浙江历史上的首位金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贺知章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有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老臣看不惯了,还歧视他是南方人。

贺知章没有跟他们争吵,而是作诗回怼,这首诗是《答朝士》:

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02、为人旷达随和,仕途顺畅

722年左右,朝中大将张说征讨突厥叛军大胜,朝廷上下纷纷向其献诗祝贺。贺知章也作诗数首,其中有一首是《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旗分夏物,专讨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欣赏贺知章的才华,喜欢他的为人,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

后来贺知章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

725 年,在宰相张说的极力游说之下,唐玄宗决定前往泰山封禅。

针对官员祭祀的礼仪问题,唐玄宗向礼部侍郎贺知章一一询问,贺知章的建议既妥帖又有见地,玄宗深为满意。

封禅完毕,贺知章又写了很多歌功颂德的封禅诗,他的忠心和文采再次使玄宗喜悦不已,于是贺知章又兼任了太子右庶子和太子侍读。

贺知章做事兢兢业业,沉稳大气,为人亦亲切随和,他从不愤世嫉俗,批评时政,更不与统治阶级为敌,所以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738年,八十岁的贺知章再次荣禄加身,被升职为正三品的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03、推荐李白,成忘年交

742 年,四十二岁的李白来到京都长安求职, 贺知章当时已是一位八十四岁的长者,比李白年长42岁,身居太子宾客的高官显位。

有一次在长安城外的紫极宫游玩时,贺知章碰见了李白。李 白就从怀中拿出一卷纸,上面着一首《蜀道难》。

老贺读完以后,大加赞赏称李白为“摘仙人”于是就要请李白喝酒。他们虽然年龄相差甚远,但情趣相投一见如故,喝得很尽兴。

李白想请客,一掏腰包,发现半毛钱都没有。贺知章见状,一边笑一边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拿来作酒钱,李白感动万分。

后来,老贺向皇帝推荐了李白,玄宗对李白礼遇有加,让李白出任翰林学士。

李白对贺知章感激不尽,他们成了忘年交,经常在一起,喝酒谈诗文。

04、广交朋友,让人倾慕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

他喜好交游,上自公卿、下自百姓;他饮酒、谈诗文、参禅论道,不涉政治、不求利益、不拉帮结派。

他提携后进,善识人才,亦与王昌龄、严挺之、李邕、颜真卿的父亲颜惟贞等交好,常常在一起喝酒聊天。

贺知章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常与李白、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描写贺知章醉酒的诗句是: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这句诗的意思是贺知章喝醉了酒骑马就像是坐船一样,摇摇晃晃。眼一花,马一滑,扑通一声就掉进了井中,而且还呼呼大睡起来了。

贺知章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称为“仙宗十友”。

05、全身而退,获殊荣

743年,贺知章因病恍惚,请求辞官回乡,玄宗恩准,并为贺子章举行了盛大的饯别宴会,皇太子率百官为他饯行。

百官为他送行,玄宗还为贺知章作诗一首,对他进行了很高的褒奖,《送贺知章归四明》: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

当时还在朝廷当翰林的李白知道老贺要告老还乡时,连夜给他写了一首饯别诗《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以此祝愿老贺的晚年生活能够快乐如意。

06、回乡后寄情山水,寿终正寝

早春二月,贺知章坐船回乡,一路上寻常的山光水色,此时在贺知章的眼里,无不明媚可爱,富有生机,贺知章诗兴大发写下《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到阔别五十年的家乡,贺知章的心情无比激动,他跟他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打招呼。

但是这个从天而降的老人,又有几个人能认识他呢?贺知章感慨万分,写下《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听着村里人说这些年的人事变化,望着家门前的镜湖流水,贺知章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感伤,写下《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不仅在鉴湖圈出一片湖面给他做放生池,还修建了一所道观供其居住,起名叫“千秋观”。

为了便于家人照顾他的生活,还提拔他的儿子为会稽郡司马。

春去夏来,镜湖的荷花开得十分茂盛,贺知章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湖中摘荷花和芰叶,他写下《相和歌辞·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不久贺知章病逝,享年八十六。贺知章去世后,李白独自对酒,怅然有怀,想起当年的情景十分悲痛的写下了《对酒忆贺监》: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嫡仙人。

惜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758年,唐肃宗以侍读之情,追赠礼部尚书。

07、文学和书法成就卓著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贺知章还是一个书法家,草书写得特别好,和“草圣”张旭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他被人称为“书狂”。

贺知章的书法代表作品就是其代表作草书《孝经》。

《孝经》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彩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

既有唐人的严谨作风,又有晋人流润飞扬的风姿,对晚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

贺知章才华横溢,为人旷达随和,善交朋友,因此仕途顺畅,而得以高寿而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唐最幸运的诗人贺知章,生性旷达,仕途顺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ux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