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春(原创)
老人们常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农历二月二也被称为龙头节、春耕节、春龙节,寓意着大地复苏,百虫苏醒,一年的农事活动将要开始。
在我的记忆里,二月二这一天要炒糖豆,就是用黄豆和糖混着炒熟了吃。当然,糖豆要提前一天炒出来,以便能在二月二这一天早上就能让孩子们吃到。毕竟,对于大人们来说,孩子就是他们今后生活的希望。
过去我在农村的时候,村里人是很把这一天当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来过的。二月初一的下午就会把黄豆挑好,然后放在糖水里泡软,之后再放进热锅里炒熟了吃。
那个时候,农村的孩子零食基本没有,所以见了这样的好的零食,自然是十分的惊喜。从大人们准备炒糖豆的时候我就积极参与,唯恐少了哪个环节就无法如愿吃到。
等到炒的那一天,我总是围在锅边儿看大人们如何翻炒,并会时不时地学着大人的样子伸手从锅里快速地拿出几个放在嘴边吹凉,然后放进嘴里尝一下是否炒熟。有时候,因为时机掌握的不好,常常会被烫到手、舌头和嘴巴,每每那个时候,也忘记了疼痛,仍旧围住了锅边儿不肯离开。
糖豆炒出锅以后,我就更是会急不可耐地用手去抓了往嘴里丢着吃。刚出锅的糖豆十分烫,丢进嘴里烫的舌头和牙齿都不敢碰,于是就只能不停地用舌头上下左右的翻转,然后再快速地用牙齿咬碎咽下,然后十分满足地回味那种甜香的味道。
待糖豆晾得不再那么烫了的时候,我就会迫不及待地装满自己的衣服口袋,然后兴高采烈地跑去找小伙伴们玩,跟他们分享那份难得的美食。当然,小伙伴们也会把自己家里的糖豆拿出来互相分享。
分享糖豆的时候可真是热闹,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份骄傲和自豪,每个人的裤兜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糖豆。有的是用黄豆炒的,有的是用玉米粒炒的,有的是用花生炒的,有的是用白面炒的,还有的干脆就拿了用玉米爆米花出来。大家围在一起,尝尝你的,再吃吃他的,那份满足与惬意就甭提有多舒服了。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要是天天能这么过该有多好啊!
吃完了糖豆,晚上各家各户的都会包饺子吃。饺子没法儿往裤兜里装,就是能装大人们也不让,不然弄得裤兜里黏糊糊的怎么洗也洗不干净。所以晚饭后小伙伴儿们见了面,只能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家的饺子馅如何香,自己家的饺子如何大,自己又吃了几个大饺子。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事儿了。如今,生活条件远比过去好了很多,糖豆不单是对于大人失去了往昔的意义,对如今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更是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何况,现在农村炒糖豆的也都不多了,城里自然就更难见着了。而且,现在的孩子吃过的见过的那些零食太多了,糖豆对他们的吸引力早就没有了。即便是饺子,现在也都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东西。
现在,东西虽然一样,吃在嘴里却再也没有以前的那个味道了。而且,对于糖豆,我竟然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兴致。家里买回来的花生糖豆,我吃了几粒,就再也没有了想要吃下去的冲动。我想,可能是自己年龄大了,不然怎么会对小时候念念不忘的东西这么冷淡了呢?可,难道仅仅只是年龄大了?
二月二还有一个关于吃的习俗,那就是猪头肉。这个习俗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没人会知道,至于吃猪头肉的意义可能更是没人会知道,反正这一天人们总是要买一点儿猪头肉回来吃。以至于这一天的猪头肉总是格外抢手,买不到的只好买些猪肉回来对付一下。可心里总是会觉得缺点儿什么。
但现在不是这样了,即便是二月二,人们对猪头肉也不再那么神往和痴迷了。平时,猪头肉就更是少有人吃,主要的原因恐怕也就是那地方的肉太肥了,吃得多了都害怕自己会变胖。
以前,吃肉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那么一点点解解馋。现在不同了,只要想吃,就天天可以吃到,却反而没有了以前的那股香到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这不仅仅是养猪的周期大为缩短,其实也就是因为吃得多了,自然就对它不再那么感兴趣了。
其实,过年也好,过节也罢,吃总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如果对吃都失去了兴趣,那这年节的意味自然也就淡化了不少。只怕以后的人,可能连二月二是什么也都不知道了呢。至于二月二要吃什么,只怕也只是在书里才能看到吧?谁知道呢,反正现在我们这代人都对这个节日没多大兴趣了,以后只怕会更淡。有些节日的习俗,恐怕也就只能从哪些习俗的记载里窥知一二了。
哦,对了,别忘了今天还要去剃龙头哦!可是疫情当前,我看就免了吧,终究是命比那些头发更重要啊。何况,就算是没有这场疫情,理发店里也是人满为患,何必非要凑那个热闹呢。今天不剃头,也不见得运气就坏到哪里去,今后凑热闹的事儿还是不干为妙,谁知道还会有什么疫病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