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案发地点勘察,刑警们最讨厌的是突然下雨。因为它是光明正大的证据销毁凶手作案的证据,让凶手洋洋得意的认为是天公作美,能幸运逃脱法律的制裁。然而,一场暴雨往往也是一双揭露真相的手,把隐藏在黑暗里的罪恶,暴露在世人的眼前。
暴雨前
作者宇尘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凶手就在你的身边。一切的危险都不可想象,无法预料下一个遭殃的会不会是你。一位小女孩为了寻找妹妹,孤身一人深入虎穴。有些人不是凶手,胜似凶手;有些人看着不像凶手,却是真正的凶手。他就在暗处观望,一双深邃的眼睛直勾勾滴盯着你。就算了做好的预防的准备,也没办法逃脱他的毒手。百密一疏,狡猾的凶手总是知道如何捕获猎物。就像暴雨前,你知道它就要来了。闷热,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潮湿的泥土气味,隐含一股危险的味道。
暴雨中
凶手的残忍真的无法形容;一想到把嘴巴缝合上百针,那种专心的疼,很难承受。发现三具尸体,集结线索,以为有些头绪。没曾想,又发现的两具尸体打破了原有的思路,线索中断。追查中用到的丁潜的共情术和杜志勋的地域犯罪学,学名非常新颖。融入故事里,描写的情节都在紧张刺激中进行,不知不觉跟着作者的脚步去查找真凶。也许在某个情节里,无线中,读者会把自己变成了蒋雨馨,虽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为了亲人和找出凶手,甘愿舍身冒险;激发心里微弱的正义感。
可能是丁潜的自大,或许是情节的需要。邪恶的力量超出了我们的防守能力;人性的丑恶一览无余。暴雨空袭,无孔不入,好像只有它才是世界的统治者。
暴雨后
真相层层剥开,凶手却是那个最不可能的人。有一个情节描写,让我想到凶手可能是他。可是另一边却已经直逼真相,让我放弃了这个念头。直到最后那一刻,才水落石出。换个角度想,真相就像白居易描写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过程和结局一样的重要,精彩而轻快。
大雨过后,把大地洗刷了一遍;放眼四周,所以的物体都变得清新亮丽;一切似乎尘埃落地。雨,不止一场,危险不止一次;黑夜还会降临。
(喜欢《食罪者》系列的恐怖悬疑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