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二次元想法
儿时不懂《千与千寻》,懂时已不在少年

儿时不懂《千与千寻》,懂时已不在少年

作者: 纸新娘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10:23 被阅读4次

一万个人中,有一万个《千与千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探讨性,因为有探讨,所以它走进了不同人的心里,代表了不同人的思想。

儿时不懂《千与千寻》,懂时已不在少年

就我理解而言,这是一部关于成长,人生历程,人。确切的说,这是一部关于生命的动漫电影。

千寻一开始是个任性娇气的大小姐,离了所有亲人,独自一人时,却成了坚强独立的女孩,这是成长。

千寻与白龙做最后的别离,为经历的一切画上句号,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

无脸男的外表是一个丑陋,看着很恐怖的人,但他的内心却善良异常。他很孤独,很渴求朋友,所以在千寻给了他一点帮助后,他便拿出自己所拥有的与千寻分享,离千寻三尺远,怕唐突了她,他对千寻的友情是如此的小心翼翼。无脸男与那些个相貌堂堂,内心自私邪恶的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所以,有时候的“恶”却也不一定是恶,而有时候的“善却也不一定是善,真正的好人和坏人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嗯,普通人才是最恐怖的。若是连孤独的人都不能做朋友,还有什么人是值得做朋友的,我相信孤独的人的忠诚。这是人,不,应该说是群体。

儿时不懂《千与千寻》,懂时已不在少年

当千寻坐上列班车时,车上的人都是黑色的。这大概是一个寓意吧,人的一生注定是孤独的,我们无法透过一个躯体去明白一人灵魂,所以便也不能清楚的认识一个人。

但人生的路上,我们会跟形形色色的人相处,打交道,那些人不管于你来说是什么,都只是过客。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当陪着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告别。

在最后,白龙让千寻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寓意。名字代表着你,这是你来过这个世界的见证,所以很重要,名字也将贯穿着你的一生。不要丢失了自我,也不要忘了自己从始至终为了什么而出发。

相关文章

  • 儿时不懂《千与千寻》,懂时已不在少年

    一万个人中,有一万个《千与千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探讨性,因为有探讨,所以它走进了不同人的心里,代...

  • 流年似水无标题文章

    看了《年少不懂李宗盛,懂时已不再少年》一文,立时悲从中来,因为,我虽不懂李宗盛,但也已觉不少年。 昨晚,和老张、王...

  • 一日一书

    年少不懂诗中意, 待到懂时已惘然。

  • 童年随之而去

    By/木心 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的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的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却懂...

  • 童年随之而去(木心)

    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的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的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却懂了些,这就弄...

  • 童年随之而去——木心

    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的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的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却懂了些,这就弄...

  • 年少不懂圣僧,懂时已人到中年

    86版的《西游记》,大概是我最熟悉最爱看的电视剧了。小时候跟着小伙伴们看,现在带着女儿看,人到中年,仍然看得津津有...

  • 少时不懂父爱,懂时已不再少年

    母亲可以是散文,写的时候行云流水,可以是童话,藏着我们最早的童年记忆,是事件明确的记叙文,不需要深究就可以看懂。 ...

  • 少年不懂李宗盛,懂时已是不惑年

    这里是小见成长的第15篇 李宗盛的歌曲,有一种沧桑,有一种深意。 少时不懂李宗盛,懂时已是不惑年。 不知有多少70...

  • 出晴川

    儿时 不懂趣事 少时 不惜年华 惑时 才懂当年 老时 不忆风华 不留青山在人间 未想前头栽树人 只悔当年驳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不懂《千与千寻》,懂时已不在少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wnhctx.html